1)第176章 开讲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奕之所以选择跟着黑子他们来的那几个孩子做为民学的第一批学生,而没有在回山佃农子弟之中选孩子入学,一来是太多教不过来;二来则是从掌控上来考虑的。

  跟黑子来的那几个孩子,不说别的,对唐奕肯定是死心踏地的,将来不用考虑控制不控制得住的问题。

  回山佃户子弟却不一样,毕竟不像黑子他们那样,和唐奕完全绑在了一块儿,将来若是生了异心,那他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血也就白废了。

  唐奕和王里正说得很明白,民学和书院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是为了科举。

  不想,王里正皱着老脸道:“少爷想远了,咱可不敢想让娃娃考什么进士,只愿他能识字,将来别跟俺似的,连个账都算不明白就行。”

  说着,王里正躬身长揖,“少爷您是好人,就行行好,收了俺家的娃子吧。”

  “.....”

  得!唐奕没法在搪塞了。

  “那王叔把孩子带来吧,我看看.。”

  ....

  王里正开了个“好头儿”,回山村的佃家一听里正把他家‘王狗蛋儿’送到民学去识字了.....

  那还了得?

  一下午,唐奕就没得消停,被这帮着人给围住了,个个拿着家里仅有的一点银钱,来求唐奕收下自家的孩子。

  唐奕不怕你跟他玩横的,就怕这种苦情戏,最后,干脆让人把回山村的孩子统计了一遍,把八岁到十岁的小孩索性都收了。

  民学的学生一下子从七八个,变成了二十七个!

  至于村民送来的学费,唐奕缺的是时间和精力,真不是差他们那点钱。

  再说,当他见到那二十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站在他面前的时候.,唐奕连怕费精力,怕累的心思都没了。

  这个时代,‘知识’算是奢侈品。不说满腹经纶,就算是比寻常人多识几个字儿,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改变命运的大事!

  能改变这么多孩子一生的命运,那种成就感....

  是无法言语的。

  ...

  民学开讲不似观澜书院当初那般隆重,甚至根本就没什么仪式。

  唐奕给每个蒙童发了笔墨之类的用具,再把自己鼓捣出来的‘课本’发下去,就算完事儿了。

  但是,上课的时候却不一样儿了。除了二十七个学生,观澜书院几十个儒生里里外外把民学课舍围了个水泄不通,就连贱纯礼、宋楷这帮坑货都来看他的笑话。

  不为别的,他们只想看看,唐子浩自己都没学明白,是怎么教别人的。

  ...

  而范仲淹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师父,现在就坐在课舍的后排,也专门来听唐奕讲学。

  这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