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动摇的范仲淹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个理科生,唐奕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而昨夜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范仲淹真的被他劝动,辞官治学,那么历史会朝怎样的方向挺进?他这只小蝴蝶最后会把中华文明推向哪里?千年之后是更为辉煌的明天,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可不是唐奕异想天开,更不是他危言耸听。

  如果范仲淹真的如他所愿,辞官办学,历史很可能会走上一条不同的轨迹。

  首先,这位千古名臣不用奔波劳碌,就不会陨落在皇佑四年的初夏。

  范仲淹不死,而且有心办学,几乎可以预见的是,以范仲淹的名声,会有一大批莘莘学子慕名而来,投入他的门下。

  而这一批人,通过范仲淹的言传身授,在十年、二十年后走入北宋政坛,势必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中坚力量。

  那意味着,熙宁党争会是一场比它原来的历史更加可怕的风暴。

  风暴会摧毁多少人?会把北宋带到一个怎样的历史轨迹?这是唐奕无法想像的。甚至只要一想到那些,唐奕忍不住浑身颤栗。

  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华夏文明即使在以后的千年之中起起落落,但终究会回到世界的顶点。

  千年之前,任何小小的偏差,都会让千年后的中华迎来一个未知的局面。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他把范仲淹带出那个漩涡,就是改变了历史。

  也许他会是历史的功臣;也许......会是后世的罪人。

  但,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

  他只知道,既然已经身在这历史大潮之中,就绝不能让老人踏上他原本那条末路。

  ....

  让范仲淹去办学,这是唐奕思量一夜,才想出的权宜之计。

  他很清楚,如果他让这位老人辞官颐养天年,他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辞官吧!”唐奕几乎恳求地看着范仲淹。

  “大宋朝除了朝堂,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您。把您的理想传给下一代,让更多的人为大宋的明天出力。”

  范仲淹茫然地看着唐奕,“办学?”

  “对,就像您在应天府中兴应天书院,在邓州创立花洲书院一样,办一所只收有识之士的书院,一所专门培养寒门子弟的书院。只有这样,将来在朝堂上为百性说话的良臣才会越来越多,改革才会有希望。”

  范仲淹眼中神彩一闪而没,叹声道:“小子,事情并不是像你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老人悠悠说道,眼中尽是沧桑之感。

  “老夫去岁被贬出京,也曾心灰意冷,不是没有想过要退隐辞官。但是,那些人会让老夫安安稳稳地走吗?而且,就算治学,也不是什么好事。只是收一二个弟子倒也无妨,但若想广招门徒,不但无益,反而会害了那些后辈子弟。”

  唐奕一愣。

  范仲淹继续道:“你既然能看清朝局,就应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