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0章 喜忧参半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故事,总要有波澜,设局,破局,这才是一个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一味的爽爽爽,苍山写不出来,你们看戏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就爽了。

  耐心点,会让大伙儿过个好年的。

  ......

  ——————————

  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赵宗球就这么把自己给作死了。

  说句实话,对于这个名声败坏,没落世子的死活并没有人关心,甚至很多人盼着他早点死,也省去了一个祸害。

  虽然依当下之局,他死的很不是时候,可是魏国公料理的很好,汝南王府随行的侍卫一死,就谁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自然是活着的人怎么说怎么是。

  但是,魏国公也死了......

  这麻烦大了。

  老国公年事己高,加之从太原奔波数百里到介休,寿尽而终,并不算意外。

  可是,谁都知道魏国公与唐疯子的关系恶劣到何种地步,他死在了梅居之外,且唐家的人就在身边,那就算没问题,也成了问题了。

  ......

  ————————

  一时之间,介山上多了二十余条人命,其中还有一位王府世子,一位国公。

  更要命的是,这里面还牵扯唐家、文家、范家、韩家和一个亲王,这是要捅破天的节奏啊!

  远了不说,先砸塌的就是介休府衙。

  本来嘛,介休别看地方不大,可是府衙里从大令、主簿,再到通判,却是实打实的肥差。是要抢破头,还得祖宗积德,才能争到手的好差使。

  甚至坊间传闻,宁舍太原令也不换介休令。

  你想啊,地方不大,那自然事务稀疏,悠闲得紧。可是,闲归闲,做为介休的父母官,庇护文家,守着这棵大树,还愁不能飞黄腾达?

  文相公就算再怎么着,提拔一下本县官员那也只是抬抬头的事儿。

  介休大令名叫董成,庆历八年蒙荫入士,在太原府从一个小吏做起,一干就是二十来年。

  本来熬资历也该升个太原通判,若是命好,再进一步,从主薄之职告老,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可是,董成还算有点脑子,仗着老太原令余靖的赏识,混了个介休大令。

  在任三年,对本县文家多有照拂,不出意外,年关一过,他也就应该动动了。

  至于动到哪儿?

  呵呵,以文相公的慷慨,越级入京,到九部之中混一个京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此时,窗外的秋意丝毫没有影响董大令的心情,正想着美事儿,喝着清茶,别提多悠哉了。

  可他哪知道,天就要塌了。

  “大令,大令!!不好了!!”

  主簿李风一溜风似的跑了进来,慌张之间,被门槛一拌,滚着就进来了。

  董成眉头一挑,起身相迎,手里却是还端着茶碗。

  “李兄慌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