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 父子_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早点放她出去。

  一般的宫中女子,除非是受到宠幸,或是一门心思要向上爬的,不然都想着早点被放出宫,朱慈烺有此承诺,魏清慧自然也是事事照顾。

  其实,以朱慈烺现在的地位形象,就算没有这些事先下的功夫,魏清慧等人也会实心相帮的。

  “既然如此,”这个宫女头领也是很有决断的人,当下咬着嘴唇点一点头,向着朱慈烺道:“小受大走,请小爷自己当心!”

  她是深知崇祯心思的人,有这种说法,朱慈烺心也是猛然一沉。

  今天的他,也是实在破釜沉舟了!

  南迁之议不行的话,就是在京城等死,除非他自己想办法,青衣小帽易装而行,带上王源李恭等向个贴身的伴当护卫,反正他在城外有马,有钱,一路直奔向南,二十来天就到了。

  但没有皇帝的旨意,他这个太子拿什么名义去南边?在文官向来与皇权对立,而武将也不受节制的今天,一个十五岁的空头太子,没有自己的班底,只有几个东宫讲官还算亲信,还有一些六品以下的京宫武官支撑,这么点班底,去南京找死么?

  崇祯一道诏旨,自己还得乖乖回来!而且,十之**还保不住太子的储位!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拼力一搏!

  ……

  ……

  今天下午朝议,果然是崇祯将昨天左中允李明睿的建议抛出来,然后便是王家彦、李邦华等几个重臣表态支持。

  但他们的表态并不重要,在崇祯和群臣心中,内阁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而陈演和魏藻德等阁臣俱是沉默不语,崇祯询问时,唯有叩头而已。

  内阁这样的态度,就是并不支持,不肯为这次亲征南迁背书负责。这样的态度,已经是叫崇祯犹豫不决,而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的表演,更使得廷议趋向于原本的历史轨迹。

  “我大明以天子守国门,坐镇京师,抚育万方!如果闻贼警讯至便让城而走,试问,前方将士守土官员又将如何?如果景泰年间亦是闻强敌至而先走,哪里还有现在的大明天下!”

  一席话说的慷慨激昂,殿中群臣一时无语,李邦华和李明睿等人面色如死,王家彦气的跺脚,倒是龚鼎孳和陈名夏等年轻文官彼此对视一眼,都是看到对方眼神中的讥嘲之意……还有人对这个朝廷和大臣们有信心?

  真是天大的笑话!

  殿廷中风向一变,等候在外的朱慈烺便已经知道消息。崇祯身边,现在颇有几个肯给他通风报信的人,金银收买之下,什么消息都弄的到。

  原本按他的想法,内阁不表态很正常,毕竟滋事体大,以现在内阁的几个老油条的担当,绝不会出来力挺,况且,现在朱慈烺也隐隐感觉到,历史的记录未必全部是翔实可信的,就他的观察和情报来说,陈演和魏藻德等人不是庸碌,相反,他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