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京(29)_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随意入宫中办事,否则就要御批和侍卫处批才成。侍卫么,用这些子弟,就等于是汉的郎官隋的千牛备身,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就是叫大伙儿都出点办。”朱慈烺开玩笑道:“这个时候,国步维艰,就是看大伙儿舒发天良的当口。当然,朝廷没有叫人白效力的事,补进来了,安心当差。不出乱子中平的就给个地方守备的前程,愿干禁军的,一营的帮统。当差有功的,记在一等的,游击将军,一营管带的前程,怎么样,够不坏了吧?”

  “是很不坏。”马士英笑道:“臣的第二子,不喜文而喜武,正好,请补进来当侍卫,不知道殿下允不允?”

  “这个不要和我说,和冯元彪说去。”朱慈烺笑道:“不过总理大臣的儿子当侍卫,只怕也没有不允的道理不是?”

  他又笑道:“不过我这里要先说明,冯元彪那姓子,他管人,可是真讲规矩,要是……”

  “不妨,不妨!”马士英抢着道:“臣子谨慎小心,一定会安心当差,服从管教。”

  “这就好!”朱慈烺展颜一笑,看向其余众人,王家彦诗礼传家,当然没有习武的儿子,路振飞和吴伟业儿子都还年幼,钱谦益眉头锁的跟什么似的……他也没有能当侍卫的儿子,恐怕心里正在满拧着后悔。

  在场的谁不精明,谁瞧不出来,家中如果有不能中进士的子弟,补这个侍卫实在是一条终南捷径?

  那些当官的承诺两说,补成近侍,比加侍中的大臣还亲近皇帝和太子,几年功夫下来,简在帝心,放出去,不比当什么官强?就算不放,一直在宫中伺候,卫护皇帝,也总比当正儿八经的丘八要强的多!

  至于没俸禄,甚至隐约的意思就是器具和铠甲,还有吃穿用度什么的都得自己报销……比起朝廷给的好处来,这又算什么!

  真的愿意给皇宫当执戟郎的,谁还在乎这么点小钱!

  至于朝廷,也是省了一大笔费用。难得的就是能有不少世家子弟,不管是文官,勋臣,武职世家,送来的子弟不比在民间招募的要放心的多?这年头,败坏不堪的纨绔子弟当然有,不过能挎刀值班的青年恐怕也并不少。

  省了大笔费用,宫中安全也有了保障,而且还能替国家作养将来的人才……也亏得太子能想的出来!

  当然,无形之中,也是把不少首鼠两端的世家给又重新绑回了大明的战车之上,人都是有私意的,有现在的天子侍卫先干着,自然而然的就盼着家中子弟出息,当然也就巴望着大明能好,不要再这么溜檐儿……这一层,怕是很多人就想不到了哇……其实,眼前这些变革,就是要把士绅和勋戚、将门,慢慢儿的把人心给拢回来。明朝之亡,几个重大原因,财政、军队不能战、中枢决策和地方执行的效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