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八章 南国荔枝_大明正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滋补汤在大明的很多地方都很流行,特别是江南,妇女们喜欢把甲鱼和土鸡放在一起熬汤,这样的汤不但鲜香可口,还是很有名的补品。

  “不知这石蚌是什么?难道是当地特产的一种贝类?”杨牧云的家离太湖不远,那里产一种湖蚌,是两片坚硬的壳紧闭在一起的软体动物,里面的蚌肉是很好吃的。可筷子一夹,却夹起一条蛙腿一样的

  东西。

  他带着询问的眼色看着阿芙和阿妍。

  “大人,这就是石蚌,”阿芙和阿妍说道:“它们生长在溪流石缝之中,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捉来熬汤,听说对滋补身体是很好。”

  “嗯。”杨牧云尝了一口,肉质细嫩,鲜香可口,向着郑玉道:“你也来尝尝?”

  郑玉微摇螓首,白了他一眼道:“这是她们精心做给你的,我可消受不起。”

  “郑姑娘,”阿妍给她奉上一柄木勺和一双竹筷说道:“这是我们做给大人和你的,你一直照顾在大人身边,很是辛苦,就和大人一起吃吧!”

  郑玉唇角微微一翘,却不接那木勺和竹筷,“你的嘴倒是挺甜,不过我不饿,还是让你们大人独自享用吧!”杨牧云见她一再推却,就不再客气,将里面的水鱼肉和石蚌肉捞起来吃了个干净,连带着把瓦盆里的汤喝了一小半。

  见他吃得香甜,阿芙和阿妍的俏脸上洋溢着喜气。

  杨牧云吃饱喝足后,她们收拾盆筷退了下去。

  待她们两人关上门离去后,郑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吃饱了吗?”

  “嗯,饱了。”杨牧云拍拍自己的肚子。

  “自古道,饱暖生yin欲,”郑玉眨了眨眸子,“杨大人不留下她们伺候你么?”

  “有你在也就够了,”杨牧云笑笑,“她们两个我可消受不起。”刚一出口,便觉这话说的有些轻佻,对郑玉一个姑娘家甚是不妥。眼神有些不安起来。

  郑玉“呸”的一声,俏脸登时一红。

  ————————————

  等李岘和郎宣抚使带来了清化路的援军,已是三日后了。而陶吕猜领着芒虎蛮的人马早在几日前便撤回了哀牢。

  见吴氏玉瑶和黎思诚无恙,郎宣抚使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王妃和平原郡公在他管辖的地界出了事情,他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为保她们周全,郎宣抚使极力劝说吴氏玉瑶母子随他回清化府,可淑妃娘娘不为所动,坚持留在董滂社,郎宣抚使无奈,只得留下五百兵马,带着其他人回清化府了。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蛮兵出现在董滂社。杨牧云练兵之余,心中也颇有些无聊。

  这日,他正在院中闲坐,和郑玉说着话,忽然见阿芙和阿妍兴冲冲的走了进来。

  “大人,郑姑娘,”还是阿芙先开了口,“外面山上园子里的荔枝熟了,阿桑姐传王妃娘娘的话说请大人和郑姑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