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一十四章 安南大儒_大明正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不过并不是因为私情......”顿了顿,“她对小人说过,她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王后一直想要对她不利。小人如果能随大人入宫,当好好的保护她,求大人成全!”

  杨牧云目光一瞬不瞬的看着他,待他说完,便淡淡的说道:“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强求。你心

  中所念之人聪慧过人,定能够照顾好自己,你又何必一直心存执念呢?”

  “大人,”牟霆言辞恳切道:“小人出身贫寒,除了父母外就只有她对小人最好。现小人父母双亡,除了她再没有可牵挂的人了。小人只求她一切平平安安的,就算搭上这条命小人也在所不惜。”

  杨牧云见他态度赤诚,遂叹了口气道:“你的心情本官已经明了,可你知不知道,宫里并不只有本官这一支队伍戍卫。而是神翼、神勇、神策和本官的神武卫轮流卫戍宫廷。本官每次带兵入宫只有三日,你就算入了本官军中,也是不能时时刻刻保护在她身边的。”

  “小人知道,”牟霆下巴稍稍抬起,一脸昂然道:“哪怕只护卫她一刻,远远看她一眼,小人心中也就无憾了。”

  “真是一个痴人,”杨牧云摇摇头,瞥了他一眼道:“也罢,本官就成全了你这一片心意。”

  “多谢大人!”牟霆一脸欣喜,欲要再次下跪,却被杨牧云拦住。

  只见这位神武卫都统制板着脸说道:“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须知护卫宫廷的除了我神武卫之外还有京抚司的人。宫里有宫里的规矩,不能有丝毫逾越。每个人各司其职,不得越雷池半步,你要是犯了宫里的规矩,连我也救不了你。”

  “小人明白。”一想到会与自己日思夜想的人见面,牟霆心里就喜不自胜。

  “好了,等会儿我会派人把你的情况上报给大都督府,等批复下来,你就是神武卫的人了,”杨牧云打量了一下他,“你武功不错,就留在本官身边当个贴身护卫吧!”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王宫中文华苑内,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教授书中的文章,他的下面,坐着三名身穿大红锦衣、发束玉冠的少年。

  最大的这个坐在左边,有十三四岁,痴痴呆呆的坐在那里听着,仿佛对老者讲的有些不知所云。

  坐在中间的少年有十一二岁,对老者讲的东西很不耐烦,目光左顾右盼,一俟老者转过身,便偷偷把玩藏在袖子里的小玩意。

  只有坐在最右边那个八九岁的少年听得最认真,目光一眨不眨的看着那老者。

  那老者便是大越的开国功臣,一代大儒,曾官拜丞相、冠服侯,位居文官之首的阮廌。当年与明军作战时,一篇《平吴大诰》写的洋洋洒洒,使每个安南的读书人读之都拜服不已。如今他六十多岁,早已致仕途。黎元龙为了儿子们的学业,专门派人把他请来教授儒家经典。

  安南的读书人与大明一样,读的都是儒家经典。若论学问,自然要数阮廌第一,当年黎利起事时,他便起草了不少针对明军的檄文,极大鼓舞了安南义军的士气。大越立国后,他制定典章制度,恢复科考,功劳在文臣中最大,黎利和黎元龙对他都很尊敬。

  阮廌今日教授的是《孟子》,在读了一段话后便向下面坐着的三个学生发问道:“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黎克昌张大了嘴不知所云。

  好在阮廌也知道这位二殿下有些痴呆,索性不去看他,对黎邦基道:“三殿下,你来讲一讲!”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