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三章 传讯京师_大明正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当于卫所指挥使一职,”马顺道:“不过安南一卫的兵马比不上我大明,只有一两千人,东京十二卫的人数多一些,也不过三千。都统制一职在安南是正四品。”

  “这么说跟你是差不多了,”朱祁镇瞥了他一眼,“这黎元龙比朕要大方,一出手便是正四品的武职,还带兵三千,怪不得杨牧云那小子想要留在安南不回来了。”

  “皇上,何启秀在书信上说杨牧云还是心向我大明的。”

  “但愿吧,”朱祁镇站起身来,背负着双手来回踱了几步,抬首说道:“士为知己者死。黎元龙难得重用他,只要杨牧云不做不利于我大明的事,朕就不会怪罪于他,朕封给他的官衔还给他留着。他愿意待在安南就在那儿待着吧!”

  “皇上宽宏大量,”马顺道:“杨牧云一定会深感圣恩,忠心图

  报的。”

  朱祁镇笑笑,“朕倒很想看看,哪一天我大明真要征讨安南了,那小子会站在哪一边。”

  一听这话马顺脸色微变。

  朱祁镇察觉到了他神色的变化,淡淡的说了一句,“对安南用兵朕现在还不会去考虑,总要平定了麓川,再收服了漠北的鞑子,等整个北疆安定了,朕才会想安南的事。”

  “皇上,”马顺道:“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讲来,”朱祁镇看了他一眼,“就算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

  “是,皇上,”马顺说道:“据臣所知,安南国自唐末五代与我中原分离,已有数百年,前朝的宋元都已承认了安南国的地位,而且黎元龙一直派人来我大明上表,愿永为我大明藩属,皇上何不顺水推舟,敕封黎元龙为安南国王呢?”

  “你也认为朕应该跟黎元龙讲和?”

  “臣不敢。”

  “马指挥使,”朱祁镇目光看着他道:“你认为太宗皇帝尚在的话,会让那黎氏在安南称王吗?”

  “这个......”马顺垂下了头,“太宗皇帝武功盖世,四夷皆不敢对我大明生有异心。”

  “那你是说朕不如太宗皇帝了?”

  “臣不敢,”马顺忙道:“皇上英明神武,天下臣民无不敬仰。”

  “你也不用竟拿好听的来搪塞朕,”朱祁镇道:“朕虽然年轻,但也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安南虽小,但也曾是我大明的土地。父皇在世时丟了安南,一直引以为憾,朕发誓一定把它再拿回来。朕要是承认了黎元龙为安南王,如何对得起太宗皇帝的在天之灵?这样一来,一些心怀叵测者有样学样,拿裂土分疆来要挟朕,朕都要一一答应吗?”

  马顺听的额角渗出了汗水,“臣愚鲁,臣不知轻重,臣不该逞一时之口舌,请皇上降罪。”

  “马指挥使,你要知道,朕是天子,不能如常人一样光想着趋利避害,有些事朕是不能回避的,就算一时做不到,也不能放弃。”

  朱祁镇的目光看向远处,“朕也不求功业能够远迈秦皇汉武,只求能恢复太宗皇帝时疆土也就了了,他日九泉之下也能够有颜面对我大明的列祖列宗。所以......”深深凝视着马顺,“安南的事你一定要多加关注,一有什么动向就马上来禀报朕。”

  “臣遵命!”

  “还有,”朱祁镇又道:“杨牧云在安南的事你一定要替朕守口如瓶,尤其不能让长公主知道。”

  “是,皇上。”

  “好了,你下去吧!”朱祁镇坐回到龙椅上。

  “臣告退!”

  马顺退下去后,朱祁镇正要接着批改奏折,忽听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侧目看去,却见朱熙媛怔怔的站在他身侧。

  “熙媛?”朱祁镇微微一惊,“你不是回去了吗?”

  “要不是我在后面听到了,皇帝哥哥你是不是打算瞒我一辈子?”朱熙媛并没有离开谨身殿,而是躲在后面的一根立柱后听到了他跟马顺的谈话。

  “朕也是为你好,”朱祁镇说道:“你跟杨牧云之间是不可能的,与其你一直想着他,不如朕替你们来做个了断。”

  “所以你就让他留在安南,永不回京,是么?”朱熙媛凄然一笑。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