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两者皆可得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秋仔细一想,似乎没有选择的必要,两者皆可得。

  对于有机光伏领域来说,想要发表一篇文章,是需要走一整套实验流程的,包括:

  材料合成、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形貌表征、分子结构堆砌、光电性能、电荷输运动力学等等。

  而这些实验有着固定的时间成本。

  比如:测试一个样品花1份的时间,测试十个样品可能只花份的时间。

  其中,固定时间是份时间,每个样品额外份时间。

  因此,完全可以攒很多个体系,再系统的对他们进行表征实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对于许秋来说,就是先专注于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这两点。

  基于PBT4T进行改性,开发出一系列新的材料,完全挖掘出这个体系的潜力,看看最高效率能做到多少。

  再统一的对这一系列的材料进行各项表征,把所有实验结果整合在一起,看能不能冲击一篇大文章,再用边角料发若干小文章。

  当然了,这个时间也不能拖的太久。

  如果拖太久的话,也可能会被其他研究者抢先。

  毕竟做科研有点像是当初航海殖民时代,谁先发现新大陆,再在上面插上旗,这片大陆就是谁的。

  …………

  周日,材一216。

  陈婉清一副认真的样子,坐在桌边规划着今天电池器件的制备条件。

  许秋已经找到了进一步改进实验的方法,所以非常轻松。

  他拉开凳子,坐在她的旁边。

  陈婉清将实验记录本递了过来,说道:

  “学弟,你帮忙看下,这样的条件怎么样。”

  许秋接过记录本,看了看。

  发现学姐已经暂时放弃了第二批样品,而专注于第一批。

  周五实验结果表明,氯苯溶剂下的器件性能更佳,这次她就没有配制氯仿溶剂的溶液。

  她的实验操作还比较巧妙:

  先是配置了纯聚合物的,浓度为9毫克每毫升的氯苯溶液。

  在90摄氏度加热的条件下,利用过滤头进行热过滤,然后用移液枪量取过滤后的溶液,得到体积。

  然后假设过滤后聚合物的损失为1毫克每毫升,那么过滤后的溶液浓度就变为了8毫克每毫升。

  依据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再以1:1的给体受体质量比,计算出应该加入的受体的质量。

  最后,加入PC[70]BM受体,搅拌使之溶解,这样溶液就配制好了。

  她没有用便宜的PC[60]BM,看来是因为明天开组会,打算背水一战,弄个漂亮点的数据出来。

  笔记本上还列举了具体的实验条件,涉及到溶剂添加剂、热退火处理、转速等等。

  此外,她还贴心的帮他也配了一份溶液。

  “学姐今天早上过来配的溶液?还是昨天加班了?”许秋问道。

  “这都被你发现了,我昨天过来配的。”陈婉清道。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