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8 哇,世界纪录又被我打破了呢(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许秋对现有的半透明器件文献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他发现半透明器件这个概念在好几年前就有了,文献也不少,光一区二区的文章就有十多篇,不少都是国外一个大组YangYang发表的。

  不过,之前只有富勒烯的体系,虽然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AVT)可以做的很高,最高甚至能达到50%,但效率(PCE)一直上不去。

  光有AVT,没有PCE,这就和“只要面子,没有里子”差不多,就比如50%的AVT配上1%的PCE,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光伏器件最终还是得回归到效率的比拼上。

  目前,性能最好的一个工作是基于PCE10:PCBM的半透明器件,效率只有7%,AVT也只有25%,他们采用的电极是薄层的10纳米银电极。

  正式实验的时候,许秋尝试了三种薄层电极,分别是常用的金、银、铝,以PCE10:IEICO-4F和PCE10:FNIC-4F两个体系作为标样,制备了不同厚度金属电极的器件,从5纳米到正常的100纳米不等。

  最终的结果,以PCE10:IEICO-4F体系为例。

  电极厚度在100纳米条件下,金、银、铝电极,器件最高效率分别为%、%和%,三种电极的器件效率相当。此时器件的AVT约为0,即器件几乎完全不透过可见光。

  50纳米条件下,最高效率分别为%、%和%,三种电极的器件效率仍然相当。此时器件的AVT同样约为0。

  30纳米条件下,最高效率分别为%、%和%,三种电极的器件效率产生分化,其中金、银作为电极的器件,效率衰减不明显,而铝作为电极的器件,效率衰减比较严重。此时器件的AVT达到了5%-10%,可见光有部分可以透过,可以模模糊糊的看到器件背后的东西。

  20纳米条件下,最高效率分别为%、%和0%,金、银作为电极的器件,效率衰减仍不明显,而铝作为电极的器件,已经断路。此时器件的AVT达到了10%-20%,可见光有部分可以透过,可以模模糊糊的看到器件背后的东西。

  10纳米条件下,最高效率分别为%、%和0%,金、银作为电极的器件,也开始发生分化,银电极的器件效率更高。此时器件的AVT达到了20%-40%,可见光有较大的一部分可以透过,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器件背后的东西。

  5纳米条件下,最高效率分别为%、%和0%,金电极器件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器件效率,而银电极器件效率直接跳水,接近于断路。此时器件的AVT达到了30%-45%,可见光有较大的一部分可以透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器件背后的东西。

  另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