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6 果然导师还是有点用的嘛(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胶机,可现在和丘志泉合作的必要性不高,毕竟光源测试是自己去测试的,只让别人分析个数据,就要送出一篇通讯,怎么想都不值得。

  段云上周拿到了新寄回来的镍纳米线,同时进行两个工作,制备基于“一、二维材料掺杂”以及“镍纳米线掺杂”热电器件,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不过结果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大文章的可能性。

  魏老师让他再憋一憋,看看能不能取得突破。

  说起来,段云有两篇Small,一篇ACSAMI,都是影响因子8左右的大类一区,小类二区的期刊,哪怕全部按照二区算,再有一篇也够的上课题组的毕业标准了,所以手头的两个工作随便成一个,就能顺利毕业。

  田晴还在撰写Chem.Soc.Rev.的综述,偶尔在办公室能听到她和冯盛东打语音电话交流。

  陈婉清为了“散一散身上有机溶剂”的味道,上周主要留在邯丹做器件,目前,基于IDT-T-ICIN体系器件的效率,被她成功优化到了%。

  这周她并没有“二区真香”,选择直接写文章,而是打算继续做合成,进一步优化分子结构。

  目标产物有两个,分别为IDT-T(EH)-ICIN和IDT-T(6)-ICIN,这两种结构都是在原结构的噻吩单元上引入烷基侧链,一种是树枝状的2-乙基己基(EH),另外一种是直链的正己基(6)。

  她暂时没有选择引入氧、硫、氟这些杂原子,一方面是合成难度会增大不少,另一方面是这样做分子结构的跨度较大,路还是要一步步走的。

  听到这个消息,魏兴思倒是挺开心的,现在组里一区、二区的文章频频发表,他回国后文章数量已经攒够了,缺的是高质量的文章、代表作。

  换句话说,对魏兴思来讲,想要继续进步,到二区灌水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因此他巴不得学生们都“憋大招”,多发NC、AM、EES这样的一区顶刊文章。

  许秋上周一直在处理实验之外的杂事,也就没有准备组会PPT。

  韩嘉莹汇报了她合成的H1x体系的表征数据,文章按照ACS模板写,计划投CM。

  邬胜男还是负责她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是钙钛矿量子点综述撰写,稳步进行着;

  其二是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她通过热注入法,模仿文献,成功合成了标准体系的材料,接下来,打算将这种方法拓展至其他体系中,合成新的钙钛矿量子点材料;

  其三,是关于两种电致荧光变色材料P(TPACO)和P(TCEC)的表征,结果表明P(TPACO)的性能更好,荧光响应速度更快,仅为秒,后者P(TCEC)为秒。

  因此,邬胜男着重研究P(TPACO)体系,用拍照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