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世上,总会有天才的(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转速的拐点没有出现,但是温度的拐点已经出现,从110摄氏度到90摄氏度,先升后降,在100摄氏度的条件下达到极值。

  因此,100摄氏度3500转速条件下,获得的%的效率,可能是今天的最高值。

  当然,考虑到每种条件只做了一片的缘故,也存在因实验操作方面的原因,比如薄膜没有涂好,而带来的异常情况。

  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既然剩余的器件大概率不会出现更高性能,那么守在蒸镀手套箱旁看学妹测试也没什么必要了。

  于是,许秋决定开溜。

  他看了眼陈婉清的方向,学姐的样品已经制备完成,现在她正在测试光吸收光谱,旋涂手套箱被空了出来。

  器件的性能和溶液是息息相关的,他打算重新配制一次溶液,明天再做一批器件试试。

  想到这里,许秋拍了拍学妹的肩膀,说道:

  “你继续测吧,我去配个溶液,剩下的器件可以测的稍微快一些,扫描J-V曲线的次数不用那么多。”

  “嗯~”

  许秋总感觉她的声音和平常有所不同,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转身直接进入了旋涂手套箱中。

  这段时间他实验做的比较少,偶尔做的几项测试也都是基于傻瓜式仪器进行的表征实验。

  已经好久没有配溶液了,他感觉有些手生。

  许秋用镊子夹取聚合物材料进行称量。

  虽然他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但还是不小心掉了一小块。

  粗略估计,那一小块有五、六毫克的样子,按产率50%算,相当于10毫克的原材料。

  好像只有二、三十块钱,也不是很贵的样子。

  自我安慰了一番,他摇了摇头,将掉落的材料夹起丢入垃圾桶,实验室里所用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毒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们类似于塑料,因此可以直接按照普通实验室垃圾处理。

  小小的插曲,没有影响到许秋的心态,毕竟这种“手生”的情况也很正常。

  哪怕是魏老师,他有二、三十年的实验经验,可让他现在来做实验,水平估计连陈婉清都不如。

  况且,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也很难长时间在一线做实验了。

  他的优势更多在于对科研工作本身的理解,以及对具体研究方向,比如有机光伏、钙钛矿材料的理解。

  换句话说,他从事科研事业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对实验操作来说,虽然有下限,有门槛,但也是有上限的。

  按系统的评定,许秋推测把一项操作做到极致,对应的熟练度是六阶。

  像是手艺人,比如卖油翁那样的,长年累月干一件事情,熟练度可能就非常接近六阶。

  但针对科研工作本身,不断重复实验,冲高级别熟练度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大多数的情况下四阶到五阶就足够用了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