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章 影子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许秋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大概率要朝非富勒烯体系努力。

  不过,转换方向倒不是很急。

  现阶段还是要围绕着PBT4T,以及它的四个衍生物来研究。

  毕竟,他目前是大四,刚选择直博的学生,将来做科研的日子还很长。

  做科研,很多时候讲求的是一个体系的完整性、连贯性,比较忌讳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研究。

  这一点在大课题组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尤其对于一个领域的先行者,导师会要求他们的学生,在平时科研工作以及最终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完整的、连贯的做一个体系。

  毕竟,现实的科研生活不像小说,随便就可以跨行业,今天造火箭,明天核聚变。

  隔行如隔山。

  哪怕是科研大牛,大都也是在一个大领域的几个细分类目下,不断的沉淀、挖掘、突破。

  究其原因,就是现在科研领域已经趋于红海,大部分科研的红利,已经被早些年的科学家瓜分的差不多了。

  像是牛顿、爱因斯坦那个年代,科研大厦初步建立,随便一个发现就能载入史册。

  现在不同了,对科研的探索,已经快要接近人类的认知边界了。

  想要取得大突破,不仅要有足够的科研人才,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试错。

  这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些类似。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进入瓶颈期,就需要普及全民教育,提升全体人类的综合素质,才能继续向上突破。

  ……

  接下来,许秋开始考虑给韩嘉莹安排一个研究方向。

  目前,他基于P2FBT4T-2OD的文章已经投出,投了AM。

  剩下的边角料有:

  PBT4T这个原始的分子,可以发表一篇文章。

  P2FBT4T系列,四种不同侧链的分子,可以相互比较,发表一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还是要快点投的,不然可能也会被其他课题组捷足先登。

  P2FBT4T-2OD材料,研究它的结晶性能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这篇文章已经被学姐预定了。

  想来想去基于PBT4T的体系,也没什么剩余的研究方向了。

  上面前两个工作不能直接给学妹,因为都是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而且主要实验者是许秋。

  这要是送一篇一作给她,有点太过了。

  那么,其他方向呢?

  当初他还设计了PBT2T、3T、5T这些方向。

  不过,把这个方向交给学妹,对她来说会不会有些太难了?

  之前,光是调节个侧链,都会对分子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许秋在实验过程中可是遇到了不少难题。

  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效率从4%提升至10%以上。

  现在要是直接改变主链的话,肯定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甚至可能所得到的分子,不适合作为光伏材料也不一定。

  至于简单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