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七章 利益最大化_大唐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也没少了,这些二代家里几乎都对慎独发出了邀请,意思其实都差不多,变相的表示感激。

  不过除了众多大将们类似庆功宴的那次聚会,慎独去陪着好好喝了一顿,其他的宴请,大部分都让慎独借故推脱了。

  对方的善意明白了就成了,这时候再老老实实的赴宴,总觉得会显得自大了一点,好像真的就以他们的恩人自居了似的。

  慎独不想给人留下这么个印象,只要知道对方传达的善意,以后和这些个老将们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到了可以生死相托的地步就可以了,这些形式化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

  更何况他是真的有事情,家里的田地虽然用不着他收割,可他还是想回去关心下这些个空间里培育出来的粮食产量到底如何。

  在空间里和在外边种出来的效果必然是有差异的,只希望它们真的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有了优化,这才能帮到更多的人啊。

  等到慎独从长安城回来,自家的粮食都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甚至把亩产量都已经统计出来了。

  相较于普通的田地,尤其是慎家村这边的山地而言,这个产量提高了可是一倍不止啊。

  只是这个产量怕是不会在外界引起太大的轰动了,按照慎志兴老爷子的话说,你们这恨不能一个人照看一亩地,绝对的精耕细作无疑了,这要是产量还和我们差不多,你就该砍死几个手下的懒蛋来祭天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他们还是对慎独家里的田地充满了好奇。

  慎独倒也不是个吝啬的人,起码在这些方面,他可从来没对村里人保密过,所以把自家的各种诀窍都说了一下。

  要是放到往常呢,慎独这么个没种过地的家伙拿出来的所谓的种地妙招能有几个人会信啊,可如今不是事实放到了眼前吗。

  就算是有人手充足,过分的精耕细作的原因在里面,可也不能否认,肯定是慎独拿出来的这些个法子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才对。

  同样是因为这产量太有说服力了,当慎独提出籿里各家各户都可以拿自家的粮食来他这里换取各种良种的时候,几乎都不带犹豫的,村里人这是恨不能把粮食全都拉到他这里来换成种子。

  最后还是慎独自个书面维持了秩序,搞了个相对公平的分配方案来,才算是让大家没有因为争抢种子这样的事情打起来。

  慎独这边可是干脆连最后一点底子都换了出去,自个一点种子都没留下。

  换了别人的话,对慎独这种做法肯定要嗤之以鼻了,良种可比粮食来的有用的多了,慎独这是杀鸡取卵,目光短视。

  可实际上呢慎独还有空间在呢,想要粮种还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拿到最好的。

  这些粮食就算是当口粮吃,慎独都嫌弃不如空间出品的那些个成品来的美味呢。

  吃惯了那样的好口味,对这些多少就不是那么看得上眼了。

  而且慎独既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打算,借着这个机会,也好试验下这些粮食作为二代种子的产量有什么影响。

  能够稳定下来的话,是一个处理方式,如果会逐代递减,那自然又是另一种方式了。

  这方面后世都有着成熟的先例给慎独来参考,无非就是要名还是要利的问题。

  但是无论哪种,其中牵扯的利益必然都是小不了的,慎独也是不得不慎重点。

  而且借着换粮食的这个契机,慎独从郑家走狗看管的那个粮库里弄出来的那些个粮食,也总算是有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可以出现在人前了,正好一并都交给手下人,分批次的卖到长安城里去。

  趁着眼下还没真个进入贞观朝,粮价还没落到底。

  尽管因为整体的丰收,粮价已经回落了一些,可长安城这边因为之前的干旱,即便是有了水车的帮助,还是不可避免的减产了一些,粮价差不多还是维持了之前的水平。

  就算是赶上粮食大规模上市的这时候,现在出手还算是利益最大化了。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