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假期安排_束发之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拆迁安置小区,里面一大堆出租房,因为入住门槛低,难免鱼龙混杂,听说之前还闹过一段时间传销,后来经过治理才又消停下来。

  而陈公馆则是实打实的高端住宅区,里面都是独门独院的别墅,本身小区的住户就少,所以肯定不闹腾,再加上独门独院,哪怕邻居家里动静很大,也很难相互打扰,最适合陈戒这样的高中生居住。

  所以,只要家里条件具备,家长们肯定会优先选择这个小区让孩子准备高考。

  吕国萍一开始也是强烈要求他们父子俩住到陈公馆的,当然这事主要是吕国萍和陈国刚两人之间商量。

  吕国萍是个讲究生活质量和情调的人,她觉得以前没条件就不说了,现在既然条件有了,当然是要改善一下生活的。

  但是陈国刚的秉性则更接近于老一辈无产阶级,就算他本身有那么点神经衰弱,但他还是喜欢老百姓这种鸡犬之声相闻的烟火气生活。

  其实两个人秉性的形成跟他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也有关系。

  吕国萍出生在城市,在她童年的记忆当中,因为家里地方小,公共楼道空间有限,所以邻居经常会为抢占公共过道大打出手,谁打赢了,谁就能把自家的闲置物品摆放在过道里。

  但是挨打的一家心里也不甘心,所以总要对胜利者的闲置物品做点手脚,久而久之,他们那个楼道里的邻里关系就变得非常糟糕。

  因此,在吕国萍的内心深处,邻居对她而言是很恐怖的一种存在,直到她长大独立之后,这种恐惧就变成了一种厌恶,这就导致了她对独门独院的别墅住宅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而陈国刚从小生活在乡下,那个时候的农村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大家都是穷得叮当响,加上那会儿的信息很闭塞,外面那些所谓的“时髦”观念也还没有传到农村,所以当时的农村人都很朴实。

  陈国刚小时候,他的家庭条件可以说是周围邻居里最穷的,最严重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是那个时候的人思想单纯,人与人之间也没那么多防备,邻里之间的想法也很简单:

  都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所以陈国刚小时候经常是东家一顿饭,西家一顿饭,就这么磕磕绊绊地成长起来了。

  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陈国刚对邻里关系有很深刻的体会,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总跟陈戒说远亲不如近邻。

  正因如此,当初他和吕国萍商量的时候才很反对陈戒去住别墅,因为在陈国刚眼里,陈戒还在成长期,加上陈戒的性格天生就不太爱与人打交道,现在就把他放到别墅里供着,那不早早地就让他脱离群众吗?!

  由于观点不同,这件事两个人争论了很长时间。

  陈国刚讲的这些理由是他的真实想法,但是吕国萍认为这是借口,是因为陈国刚没条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