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七章 京都局势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为是赵学尔出了什么事,却不想在太子府门口碰见了同样被赵学尔请来的卫亦君。

  今日才是赵学尔与李复书婚后的第二日,赵学尔如此着急地把他们都找了过来,不得不让人担心。

  卫亦君也是一副担忧的神色。

  “我没出事。”赵学尔道:“我是想问问昨日姜无谄弹劾康宁公主,皇上是怎么处置的。”

  柳弗愠与卫亦君对视了一眼。

  心知赵学尔是老毛病又犯了。

  这才放下心来。

  柳弗愠道:“康宁公主把罪责全都推到了尹国公的身上,皇上似乎很相信了她,只让人去压尹国公进京都,倒没把康宁公主怎么样,只训斥了几句。”

  “这样大的事情,皇上竟然都不让人调查康宁公主,就让她全身而退了?”

  赵学尔皱眉。

  虽然姜无谄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事情是康宁公主致使尹国公做的,但只要皇帝有意往康宁公主的身上查,把尹国公府抄家什么的,总有办法查到康宁公主的罪证。

  但皇帝竟然就这么简单相信了康宁公主的说辞,一点也没有要责罚她的意思。

  到时候就算查案的人发现了什么线索。

  恐怕也会隐瞒不报。

  毕竟若是皇上见到罪证也不重罚康宁公主。

  那么倒霉的就不是康宁公主,而是这个把罪证捅出去的人了。

  卫亦君道:“皇上重视亲情,十分爱重康宁公主,连太子对上她都讨不了好,他会这么处置,并不稀奇。”

  赵学尔十分严肃地道:“正是因为皇上爱重她,才不能放任她如此胡作非为,搅得纲纪紊乱,朝廷风气败坏,长此以往,恐怕国家要毁在她的手里了。”

  柳弗愠摇了摇头:“那倒不至于。如今朝中有八位宰,其中三位正相分别是魏相、姚相和朱相,他们都是太后仙逝前为皇上选的辅国之臣。除了朱相是太子的人,魏相和姚相只忠于皇上,哪边都不站。”

  “皇上实在是个孝子,无论康宁公主和太子明争暗斗,多少次打过他们的主意,皇上都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们换掉。所以宰相之中虽然有三个是康宁公主的人,但他们也无法改变宰相们共同作出的决策。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康宁公主和太子虽然斗得厉害,朝廷中之事却仍然正常运转,没有乱套,因为朝政大权实际还是在三位辅臣的掌控之中。”

  柳弗愠在京都半年。

  又居宰相之位。

  已经把南唐权力中心的复杂关系摸得十分清楚。

  赵学尔仍不开怀:“那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才保住的证据,岂不是白费功夫?”

  她当初跟尹国公那个老匹夫周旋了那么久才救下姜无谄,并且保住了他手里的证据,如今皇帝就这么轻轻放过了康宁公主,实在让她意难平。

  “那倒也是不是。”

  柳弗愠道:“或许是因为太后的缘故,魏相和姚相对康宁公主的所作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