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偶遇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灌满,不知道要来回多少趟。”

  “官府怎么不把衡河河道疏通,让百姓们方便用水呢?”

  李复书此时心中有些责备赵同和承州官员们不知百姓辛劳,连带着与卫亦君说话的语气也不好了。

  卫亦君诚惶诚恐地道:“其实每过几年,我们都会把衡河河道疏通一遍。”

  “但过不了多长时间,从上游流过来的泥沙,和从田里冲刷出来的泥土便又会把河床填起来。”

  “我们本来打算在附近修建一个蓄水池,这样既可以抗旱,也可以排涝。”

  “但这几年边境一直不安宁,百姓们的劳役都集中在修建防御工事上,根本没有时间修建蓄水池,也没时间疏通河道。”

  “如今殿下抚慰朔方诸王,平定了南唐与朔方的争端,还了南唐西境的安宁,田文乡的水利工程便又可以提上日程了。”

  “只是现下正值农忙时节,修建蓄水池、疏通河道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只能等农闲的时候再开工了。”

  李复书看着来来往往运水的百姓们,他们被笨重的水车和水桶压弯了肩膀和脊背,心情更加沉重。

  他对卫亦君的回答并不满意,甚至怀疑卫亦君隐瞒了田文乡大旱的事实。

  李复书脸色十分不愉:“走,去田文乡看看。”

  吴自远看了看天色,方才晒得人睁不开眼的太阳,此时已经快要落山了。

  他阻拦道:“天色已经不早,若是再耽搁了时辰,只怕赶不及进城,不如先进城休息一日,明日再来?”

  李复书瞥了卫亦君一眼:“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

  “臣下是否贤能,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不是看看奏折,听听一面之词就能了解清楚的。”

  “必要多方巡视,体察民情,咨询百姓,才能管理好百姓,治理好国家。”

  “不仅君王如此,大臣们也应如此。”

  吴自远知道李复书是真的生气了,忙俯首称“是”,不敢再提回城的事。

  卫亦君神色慌张地低下了头,他知道李复书是对他、对承州的官员们不满了。

  李复书、吴自远和卫亦君去了田文乡,看到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叶片有萎蔫现象,但仍然生长茂盛。

  确定一切如卫亦君所说,干旱的情况并不严重,李复书这才稍稍消解了方才的怒气。

  一个农人推着水车往这边走来,李复书忙拉住那农夫。

  他询问道:“这位老乡,我看你们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水来灌田,往年也是这么种地的吗?会不会影响地里的收成?”

  那农夫见李复书虽然穿着平民服饰,却气质不俗,不敢怠慢。

  他小心地把水车放好:“往年也是这么种地,雨水多的时候就轻省些,雨水少的时候就劳累些。”

  “干旱对收成肯定是有影响的,毕竟这么多田,都靠人力运水,哪里来得及?”

  “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