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3章 天才班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

  在留学生群体里,慢慢的,一个传说在东西海岸流传。

  有一个国内培养的天才班群体,出现在美国留学生当中。

  这个留言越来越盛,因为很多人都见过或者接触过这个班级里的成员。

  大陆学生留学生这个圈子并不大,互相一串联,很多消息就都知道了。

  曾经在中国留学生的历史上,出现过这种天才班的盛况。建国前后,出现过好几批次,一批同班同学一起留学,然后各奔东西。几十年后,大家都学有所成,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

  这种现象最近很少听说了,哪怕国内的少年班,也没有听说有什么特殊的动静。很多国内的天才,出来以后就流于平庸。

  但是今年不同,连续在一些重量级期刊上看到很多大陆留学生们的论文发表。论文发表是个常见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是本科生发表的,就不常见了。

  更不常见的就是这些人还都有关联,他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随着资料和信息的汇总,前段时间,在半导体界也算是非常有名气的两个美女学者,居然也被证实,来自同一个班级!

  这个被证实的消息终于引起了一片哗然。

  吃瓜的八卦群众们,不断的对这个新闻推波助澜。

  大家在异国他乡,心底里总是有种不自信的自卑心理。也许是语言差异,也许是文化差异,这些国内的天之骄子,在这里过得大多十分辛苦。刷盘子,做力工的不在少数。

  北京人在纽约,讲的就是这种失落。

  周晓兰,老女排,贵为副司长,出国后,只能当体育老师,兼业余教练!这在后世简直无法想象的事情,实实在在发生着。处长出国给人当保姆的情况,连新闻都上不去!

  所以天才班的噱头,给了他们以自豪的理由,我们大陆来的也是有好样的,别总把我们当土八路。

  多种因素之下,有真实,也有传说,这个新闻就在留学生群体里成了事实和现象级事件。

  ————————

  慢慢的,这个新闻就传回了国内,被刊登到了各种报刊上。

  前89检测专业的同学们,都到了发表毕业论文的季节,不断向天空发射着各种各样的卫星。

  冯言这段时间,带着两个团队,连续发表了多个领域的重磅论文。在国内发表的主要的是IGBT论文。回美国之后,则是带着林婷,连发几篇LED方面的文章。

  赵梦佳与袁帅联手,发表的多晶硅光电转换系列论文,另外开辟了一片天地。

  这里面还夹杂着其它同学发表的各种论文,有MEMS的,有LED工艺相关的,但总的说,论文质量远远超出本科生的水准。在他们各自的小圈子里闯出了名气。

  右天独辟蹊径,捡起来已经沉寂了两年的光纤测量,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利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