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6章 遇上新飞刀_围棋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了,因为李襄屏又不懂日语,并且对于已经14冠在手的李襄屏来说,一场半决赛而已,真不值得大惊小怪,自己该干嘛就干嘛,到时候棋该怎么下就怎么下。

  7月4号,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这场被日本人很看重的比赛正式开始,通过猜先,本局是张栩执黑先行。

  东京时间上午10点,“立和人”林海峰先生一声令下,他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张栩在右上角“小目”缓缓落下第一枚棋子。

  开局前十多手棋没太多可以介绍,都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路货,不过从张栩的第19手棋开始,李襄屏的落子速度就慢了下来,并且在这之后他竟然越来越慢,到中午封盘时,全局才刚过40手,并且李襄屏的用时比对手多出将近半个小时。

  虽然对于老谢老贾等中国记者来说,上午主要是在关注古大力VS李世石之战,不过到了这会,大伙还是瞄了这盘棋一眼,而看过之后,张大记者当时就笑了:

  “咦,张栩这两个选点还是挺有趣,没见有人这样下过吧,这是他的新功夫吗?”

  没错了,这盘棋上午的关键词,好像就是“选点”一词。

  在围棋中,大家千万不能小看“选点”这样一个说法,这个词看似空泛,却和相当多的围棋技术有关。

  大伙常说莫某某“感觉独特”,这步棋的选点相当刁钻,怎么样才能体现感觉独特?当然只能从“选点”当中体现。

  再比如一盘棋的开局,大多数棋子都是落子在三线或者四线,这其实也可以看作选点的问题。

  看似差不多的位置,你选择在三线落子还是在四线落子,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布局构思,体现你下这盘棋的侧重点。

  甚至在有的时候,这还不仅是构思问题,直接体现了水平的高下。

  例如在早年的中日围棋擂台赛时代,老聂评价武宫正树的一步棋(就是那步托退定式的“高拆三”),老聂曾在电视讲解中很夸张的说道:在运用三连星下托退的时候,只有下高拆三才是正解,下高拆三就是九段,下低拆三只有九级。

  当然从后世的围棋理论来看,老聂这说法明显是太夸张了,那种下法的高一路和低一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差距。

  然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在棋盘上一些特定局面,这种一路之差的区别却是巨大,很可能你落子三路是合适的,那手棋恰如其分,但如果你落子四路就不行,是那种实实在在的大臭棋。当然喽,具体情况也可能反过来,有时四路恰当三路臭棋。

  而说到围棋中的“一路之差”,前几年非常流行的“变相中国流”以及“越南流”又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这两种下法当然没有好坏之分,在低手眼中甚至没什么区别。

  可是在高手眼中就不同。

  这两种下法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