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65 章_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老实。当然应该是因为她年纪小,还不到有绮念的时候。所以可以放心地用。

  然后,伺候段锦的事,她样样都拿得起来。

  别看针线活实在不怎么样,缝个荷包针脚都能忽大忽小的,可拾掇起段锦的身边事却十分利落。

  段锦要出征,衣服鞋袜、随身香药,她准备得样样齐全,活像个贤惠的妻子。

  段锦都称赞了她。

  小女孩话不多,也不居功,只老老实实地:“都是奴婢该做的。”

  能把事情做好,又没有野心的下人,就是最好的下人。

  段锦出征了。

  小梅站在门口望着他和亲兵们离去。

  这不知道是第多少次看着他出征的背影了。

  每一次他都能凯旋,除了最后那一次。

  其实即便最后将军身死了,但是仗一样是打赢了不是吗?

  将军打仗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据说是那个女人一手教出来的。

  只他出征前一定会去见那个女人,却从来、从来不会回头看倚在门边的她一眼。

  丫头们诧异:“小梅,你哭什么?”

  小梅用袖子抹眼睛:“将军打仗去,我害怕。”

  管家骂她:“赶紧洗脸去,不吉利,呸。”

  中原王的第一次科举三月份放出消息,七月份在京城举行。

  如今叶碎金的领地,最南端是荆州,抵着楚国。四个月的时间足够将消息传至各州各县各乡。再给众人上路来京城的时间。

  简化版的科举分两场,直接就会试和殿试。

  参试资格是童生以上。

  短短几个月之内,大量的读书人汇集在了京城。京城又仿佛瞬间恢复了往昔的繁华。

  但这纯是百姓的视角。

  从上层视角来看,完全不一样了。

  杨先生叹息。

  叶碎金问:“怎么了?”

  杨先生把他统计出来的数据给了叶碎金。

  为统计这些数据,他还从蒋引蚨那边借调了人手。这等事,蒋引蚨的人做起来,真是又快又好。

  叶碎金接过来翻了翻,便丢在了几案上,淡淡一笑:“不是坏事。”杨先生诧异。

  考生的资料汇集过来,经过统计,大多是普通百姓。地方上真正的世家都还在观望。

  怎地叶碎金却觉得不是坏事?

  但这些,叶碎金都经历过了。

  一个政权初立,谁知道到底能不能长久。晋国看似强大,不也十年就亡了吗。

  大世家稳住不动,或许会错失机遇,但起码不会坏事。贸然进入政权中,一旦当道者败落,家族往往容易卷进去。

  这里所说的世家,又与诸如陇西李氏这等古门阀世家不同,亦与关中李氏这种地方豪强也不同。

  这里说的世家,乃是经历了大魏几百年科举沉淀下来的书香世家,读书人的精华所在。

  前世,赵景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千金买马骨,摆出一副千古明君的姿态。终于求得世家们高看他一眼,纷纷入世入仕。

  那时候叶碎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