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混不吝的徐公子_诗与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概也分辨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听得是杨立新这个名字,拍起手来,也只为显示自己品味不凡,用一个词来说,便是“附庸风雅”。

  徐杰心中不在意,却是不想云书桓也说得一句:“新词极好!”

  云书桓说这句话,徐秀才便真不乐意了,云书桓可不是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云书桓读书学文的水平,徐秀才心中是有认知的,只觉得云书桓水平不低。云书桓说得此语,徐秀才开口便道:“云小子,你这也太没有欣赏水平了,就徐立新这词。通篇下来,看春风也悲,看秋风也悲,看冬天也悲,悲伤个什么啊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过是骗女子眼泪的玩意,着实下乘。”

  云书桓闻言,并不答话,显然不与徐秀才争辩。便是知道自己这位公子诗词造诣不凡,随手在家中练字写下来的诗词,都是佳作,随意一两句,也能出口成章。虽然名头不显,只在本地小圈子里多受人夸赞,所以云书桓心中的佩服也不是一天两天。

  徐秀才眼高于顶,云书桓是接受的。但是云书桓便也觉得这杨立新的新作,着实不差。

  人要成名,自身本事只是其一,主要还是要靠渠道。没有宣传渠道,就如徐秀才在青山这种小县城,即便写出了大作,没有人左右吹捧,没有人传唱天下,也只会是籍籍无名。这也是为何文人都往大地方去的原因,江南之地便是文人汇聚的地方,其次才是京城汴州。

  徐秀才大言不惭,云书桓闻言不说,只是低了低头。却是引来旁人不快。

  只听身后一个声音传来:“这乡下地方,人当真少了见识,自大如此,可笑至极。”

  徐秀才闻言一愣,回头去看,只见身后也坐着两个少年人,与自己年纪相仿,从衣着来看,当真不是一般人家。开口说话那人,一副大义凛然模样,话语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却是眼神与徐秀才对视在了一起。

  云书桓也是回头来看,眉头微微皱起。又看了看自家公子,也是知道自家公子可不是忍气吞声之人。

  果然听得徐秀才开口说道:“杨立新,不过浪得虚名。一个官家公子,每日悲这春夏秋冬,岂不是无病呻吟?见什么东西都悲,然后用词语堆砌,便也成词,可笑至极!”

  徐秀才拿刀,不服就是干。徐秀才说词,也是有理有据。

  那开口说话的少年听得徐秀才之语,面色微微一愣,看了看身旁同伴。便看那同伴听了徐秀才的话语之后,还在作一番沉思模样。

  徐秀才不免也朝那沉思模样的少年去看,别的倒是没有看出来什么,却是看出来一点别样的端倪。眉清目秀的面庞之外,与云书桓的气质倒是有些像。

  徐秀才会心一笑,要说云小子有个闺女的外号,那不过是调笑。这位还真是个闺女模样,穿一身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