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改革军制,另类的军功爵制_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银子的赏金。

  尽管五代时期的朝廷被军头们搞怕了,但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待遇差地位低,这换了谁战斗力也高不起来。这种军队临阵“放三枪”都算是对得起皇上了。

  想让士兵们卖命,钱和名望总得给一个才行。

  在这个时代,能动员起一百万军队的都是绝对的超级大国。而这百万大军也几乎是全国所有的武装力量了。若是百万大军哪怕折损了一半,那么这个国家也离亡国不远了。而且攻城略地后也能缴获对方的物资钱粮补充自己。因此这个花销要比赵穆计算的要少得多多的。

  赵穆微笑着说道:“那就打发他们回乡种田不就可以了吗?”

  况且真实战争当中也不可能把一百多万人都杀光。只要被斩首二三十万对方的士气就被彻底杀崩了,对面的只会想着逃跑投降,而不是去跟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死磕。

  这个时代的军人不但待遇差,甚至还有“贼配军”这个蔑称。

  因此赵穆想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既能提升士兵的待遇,又能让皇帝比较好接受的办法。

  另外一点就是避免虚报。因此实际报上来可以被承认为军功奖赏的,比他们实际斩杀的还要少一点。而且奖赏规则对杀降和害民无效。

  甚至到了最后,这些穷苦百姓们还会期待战争的到来。充分激发起汉人那充沛的武德。

  而基层的伍长,什长,伯长,什么的忽略不计,满打满算大宋一两年的岁入足够激励士卒们把这一百万大军全都干掉了。

  赵穆感觉没有必要养着他们,后勤民夫什么的,战时再征召也不迟。如果他这些人都精简下去的话,不但可以减轻国家的养兵的财政负担,还能以最快速度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那便是效仿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只不过赵穆将奖励换了一个。

  哲宗看完赵穆的军制改革方案后,哲宗赞赏道:“皇叔确有先秦的商君之风。只是这裁军一事,朕感觉有待商榷。那便是如果省下这么多人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安置他们?这些人若是放归乡野无所事事的话,怕是要生事的。”

  而五百人算一校的话,那么中层军校也就两千人。把他们的脑袋全砍下来需要奖赏二十万两银子。

  不过因为赵穆是第一次谏言,并没有真正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没有直接提及提升士兵待遇的问题。因为这在大宋是一个绝对的禁忌,赵穆可不能触霉头。

  只要给你记了军功。就算在之后的战争中牺牲了,这笔钱也能和抚恤金一起发给士兵的家人。

  而赵穆将这个奖励换成了银子,到了战场上砍一个普通敌军的脑袋是一两银子的赏钱,砍一个甲士是五两,砍军官是十两,砍军校是百两,砍将军是三千两,砍统帅是万两。若是可以生擒俘虏的话,酬劳加倍。

  之后便是提升军人待遇的问题。

  别说砍个将军,就算是砍死个中层军校,得到百两赏银你就可以直接退伍回乡,娶妻生子,置房买地,安享后半辈子了。

  而赵穆用来说服哲宗的理由便是兵书上的“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而且还特意提到了历朝历代只有亡国之时才会用囚犯充军。并且拿商朝和秦朝举例,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有将囚犯放出来充军的先例。赵穆还在奏折里说,我大宋如日中天,岂能有亡国之相?

  看到这里哲宗也是不禁眉头一皱。

  而这百万大军当中,以五千人为一军来计算的话,那么将军也不过二百人,统帅的话五里挑一,也就四十个。他们的脑袋也就才值一百万两银子。

  哲宗苦笑一声说道:“皇叔不在朝,有些事情可能不太清楚,如今我大宋乡间土地多数有主,而这些人除了那些囚徒外,大部分青壮都无地可耕种。他们回去后生活困苦,若是被别有用心的煽动,那么可能便会谋反。”

  赵穆依旧是胸有成竹的说道:“那么我们就想办法让他们有地可种不就行了吗?”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