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讲座(求追读收藏票票)”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讲座(求追读收藏票票)”

  “应该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柯杨说到。

  哈,果然有人说,在八十年代文学就是一张名片,你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告别柯杨后,方明华直奔学校图书馆,刘馆长已经在门口等候,方明华见了做自我介绍,刘馆长就笑着说已经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交代,图书馆三层全部向你开放。

  兰大的图书馆建筑很有特色,是一栋西式建筑,楼顶还有钟塔,据听说现在还得人工拨动定时。

  方明华的目标是直奔三楼典藏室,听刘馆长介绍这里收藏着着许多中外名著以及文学理论。

  他在三楼果然找到那本《追忆似水年华》!不过是英文版的。

  当然这不是他的重点,这本书本来在国内都很小众,没必要当重点阐述,他要找的大家较为熟悉的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残春》、郁达夫的《沉沦》等作为例证。

  这些书虽然他以前读过,但时隔多年好多忘了,既然做例证就要精读,还有就是中西方关于意识流方面的理论小说。

  还真有!

  ri本吉江乔松撰写的《西洋文学概论》!

  哇!还有一本64年袁可嘉先生在《文学研究集刊》上发表的论文《美英“意识流”小说评述》!

  不过是对意识流小说的评述和批判!

  文章重点评述了八部最重要的美英“意识流”小说: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画像》、《尤利西斯》、《为芬尼根守灵》等八部小说。

  文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运用了许多过激之词,如“极端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反动颓废”、“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兼帮凶”等,但作者对于这八部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还是比较具体、深入。

  论点不要,论文内容值得借鉴。

  方明华就在图书馆扎根下来,除了中途跑出去买牛肉面或者馒头充饥,晚上回招待所睡觉,大部分时间就泡在图书馆,吃饭的时候也像学生一样将书包放在座位上占座。

  今天也是如此。

  有了资料写东西就是快,两天时间,方明华就写完一大半。

  按照这个速度,明天就可以完成!

  准备收拾书包走人,这时候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男人走了进来,正是中文系主任柯杨。

  “小方,你的文章写的怎么样了?”柯扬招呼道。

  “大部分已经完成。”

  “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可以。”方明华将稿件递给柯杨。

  柯杨就站在那里看起来。

  文章并不长,也就六千多字,柯杨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看完。

  “很深刻,很有说服力。”

  “还请您多提意见。”方明华倒是很谦虚。

  “呵呵,意见没有,不过我有一个请求。”柯杨说道。

  “您说?”

  “能不能给我们学校学生开个讲座,内容呢就是以伱这篇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