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075借鉴他们的写作手法,讲好我们自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阳照样升起》被何主编枪毙了?”

  “对,何主编说写的云里雾里的,不好看。”

  “我大概看了你写的小说,我觉还是不错的,意识流嘛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你看现在诗坛上流行的朦胧诗,好多不也是运用意识流的写法吗?北岛的写的《履历》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我想不只是诗歌,将来剧本、小说也很快运用这种手法,小方你只不过超前了些。”

  “董主编,您说太对了!我这次去燕京专门拜访了王濛王主席,他也和你想法一样。”

  “你见了老王?”董墨有点惊讶。

  “对,他还让我给你捎来一罐六必居酱菜,说你爱吃这个。”方明华把装在网兜里的酱菜交给对方。

  “呵呵,有心了。”董墨接过酱菜:“老王现在身体怎么样?说说你见他的经过。”

  方明华也没隐瞒,就把自己投《十月》杂志社小说被拒,然后想到找王濛经过详细给董墨说了一遍。

  “小方,你脑袋聪明!”董墨赞赏了句:“文章写的好固然重要,但也有人能看上才行,毕竟每个杂志社甚至每个编辑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你找老王找对了,他可是难得开明的作家。”

  对于董墨这个观点方明华非常认同。

  路遥那部《平凡世界》,初次投给《当代》不是也被遭拒吗?

  虽然那时候的路遥已经算是大名鼎鼎,《当代》还是他的福地。

  一句话,这本书和当时的《当代》主编对不上眼呗。

  所以,方明华挺感激董墨的,如果不是认识王濛,真的直接投《燕京文学》是否能中,还是个未知数。

  “董主编,这还多亏了你去年让我给王主席捎东西我才能认识他。”方明华感激道。

  董墨听了哈哈大笑:“其实,不用我引荐,就凭你的这篇作品,我想王濛也会看中,他不是也在写意识流嘛。”

  两人聊了会,方明华自然不能打扰他的工作,就告辞离开。

  静候佳音吧。

  没想到《燕京文学》回音很快,方明华回来还不到两天,就接到来自燕京的电话。

  这天下午刚上班,方明华没啥事干,准备过去找陆遥聊聊,却看到王娟气喘吁吁跑了过来。

  “方明华,《燕京文学》编辑部找你的电话,打到咱们社办公室了,你快去接!”

  听了这话,方明华飞快跑出小院,直奔前楼的杂志社办公室,拿起电话。

  “你好,我是方明华,请问你是?”

  “小方同志啊,我是《燕京文学》主编周燕如,你写的那篇《太阳照样升起》,我们社决定采用,将刊登在4月份的期刊上,不过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商量。”

  是个女编辑!

  声音很急,但是语速并不快。

  “什么事,您说?”方明华很客气。

  “你的这部小说名字《太阳照常升起》和美国作家海明威创在二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名字一模一样。”

  “周主编,我看过那部小说,容完全不同。”方明华赶忙说道。

  “呵呵,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能否改个名字?不要完全一样嘛。”

  “其实,周编辑,这部小说名字并非来自海明威的那部小说,这一句话出自一部宗教典籍:“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我觉得这名字非常适合这部小说。”方明华说道。

  言下之意。

  不改!

  对方沉默了几秒钟,话筒那边才传来声音:“我只是个建议,既然如此那就还是用原名吧,正式刊登通知以及稿费随后寄来。”

  “谢谢!”

  “不客气,我希望我们以后继续合作。”

  挂掉电话。

  哈哈,采用了!

  自己似乎要比余桦幸运点。

  当初余桦接到《燕京文学》编辑部的电话,邀请他去燕京改稿,把结局改得光明点。余华立马表示:“只要能发表,我从头到尾都给你改光明!”

  感谢咸鱼的打赏。

  感谢何问钱路、lyn2911、书友20220903013437510、火锅粉好、都市三音人投的月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