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051有人要拍《隐入尘烟》(求收藏票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直说了吧,我曾经也让吴导拍我家那位写的《人生》,可是吴导很谦虚,担心拍不好,他更看好你写的这部小说。”

  说到这里,林达顿了顿急忙补充:“或许你不了解,吴导是我们厂非常优秀一名导演,去年和与滕文骥联合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生活的颤音》《亲缘》,反响都不错,这次他想独立执导。”

  方明华瞬间明白这其中原因。

  原来还是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翅膀胡乱扇动的原因。

  吴天民作为国内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人生》是的巅峰作品之一,但成名作要早些,叫《没有航标的河流》,获得金鸡奖以及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也是他首次独立拍摄的一部电影。

  可现在还没拍!

  而且听林达的口气还不是厂长,只说明吴天民现在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导演。

  由于自己的出现《人生》似乎提前点问世,这种现象级的作品由一个普通导演去拍,拍不好的话估计会被全国人民的唾沫淹死,所以人家是想拿自己的小说练手啊。

  准确的是说不拍《没有航标的河流》(这也是一部同名小说改编)而准备拍这部《隐入尘烟》了。

  但也不错。

  吴天民现在是还未发光的金子,但那也是金子!

  否则人家独立拍的第一部电影就能获奖呢?

  “没问题,我同意。”方明华回答的很痛快。

  “太好了!我马上回去向我们厂长汇报,购买你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然后我再找你详谈。”吴天民似乎有点迫不及待。

  “可以,我现在一天闲着没事。”方明华笑着回答。

  吴天民握手告辞,林达也跟着出去,方明华将两人送到门口,随口问了句:“嫂子,最近陆大哥忙什么呢?怎么没见到人?”

  “哎去申城了!申城青年话剧团的有个叫程浦林的编剧,要把小说改编成话剧,还邀请陆遥去申城给于指导,去了快一周了。”

  “好事啊”方明华说道。

  “好事是好事,可这家谁管?”林达叹了口气:“算了不说了,我走了,再见!”

  “再见!”

  看人两人离开的背影,方明华心里也感慨了声。

  和陈中时的妻子是农村妇女不同,陆遥的妻子可是一位女知青,知识女性燕师大女附中的学生,后来去秦北插队,和陆遥相识相恋,只是婚后的生活并不是多么和谐。

  不过这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情,自己现在一个小年轻连婚都没结咋好说什么?

  三天之后,吴天民和西影厂的几个工作人员来了,双方就在方明华的房间里签署了电影版权购买合同。

  300元。

  这在当时已经不算少了!

  合同签署完,方明华把自己的稿件交给吴天民,本来想问吴天民找谁做编剧改编电影,但话到嘴边没说出来。

  其实,他挺想改编这部小说的。

  八十年代初,国内正儿八经的编剧没几个,有好多都是导演亲自动手做编剧,或者是小说作者本身。

  陆遥的《人生》搬上大荧幕,就是陆遥自己亲自做编剧进行改编,拍电影时候还跟着吴天民跑到秦北拍摄地呆了一段时间,边拍边完善剧本。

  而且这部《隐入尘烟》本来是从根据剧本写的小说,然后又改回去,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爽?

  在原来那个时空,方明华做过编剧,也看过这部电影的剧本,对他而言没啥难度。

  但吴天民并没提出让他改编,他也就没自告奋勇。

  因为他隐隐记得,吴天民本身也是一名编剧,没准人家自己想过亲自动手呢。

  可是没想到的是,合同才过了两天,吴天民又找上他,这次是一个人。

  感谢叶舞秋殇、书友140515064221785、书友20220510003732283、树尘、书友2022051615550163、好好薛先生、读者16463266289998720、雨中Ba投的月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