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6章 465人逢喜事精神爽啊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9年春节到来,这天方明华和媳妇带着两个孩子早早回到父母家,一起蒸馍、包饺子,做“关中八大碗”,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吃完年夜饭之后,除了要看春晚,今晚还多了一个活动,带着孩子到楼下院子里放炮。

  这年头没有什么禁放政策,整个西京城现在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两个孩子才满两岁,但对这玩意也是充满兴趣。

  方明华发现,身为哥哥的天天,竟然不如他妹妹蕊蕊胆子大,小女孩拿着一根香勇敢点燃地上的爆竹,而当哥哥的两手捂着耳朵远远站在一边。

  哎

  这女娃简直随她妈妈了。

  方明华结婚后才知道宋棠棠小的时候调皮捣蛋的很,绝不像现在一副高雅清冷的模样。

  1989年的春晚是80年代最后一个春晚,内地流行文化已经起步,港台乐坛迎来大家“黄金十年”,电视节目的全面发展时期也缓缓而至。

  而1989年的春晚正是把这些80年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一次集中回顾,在年末之时叩响了时代的脉搏,迎接新十年的到来。

  但是对于这个春晚的歌曲,方明华觉得没有前几届那么亮眼,《明月千里寄相思》《心恋》《外婆的澎湖湾》与《跟着感觉走》。

  似乎没有87年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那么红透半边天,毕竟现在大街小巷放的都是港台音乐,见怪不怪了。

  初一带一家四口又带着父母开着车到城里乱逛了一天,初二是媳妇回娘家日,由于小妹方明丽和女婿李建军是第一次回门,所以方明华和宋棠棠商量后,初二也留在家里,初三再回老丈人家里。

  这可是件大事,方明华一家还有姐姐方明梅一家都回来了,显得分外热闹。

  妹妹方明丽穿着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和以前相比少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少妇的成熟,刘建军则穿着一件蓝色西装,还打着领带。

  这年头时兴这个。

  当然,两人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

  “回来就回来嘛,还提着这么多东西,花这钱干嘛?你们的工资又不高。”老妈张凤兰边数落边开心接过女婿女儿提来的礼品。

  两个女儿还有儿媳妇宋棠棠去厨房帮忙做饭,几个男人就坐在客厅沙发上闲聊,小孩子们盯着电视——正放着《西游记》。

  “建军,你们工作忙吧?”方明华随意问道。

  “不忙。”

  “不忙?不加班?”方明华记得,妹妹结婚前不是经常在单位加班吗?

  “现在军工企业效益都不行,国家拨的经费有限,好多科研项目没法开展,上班时间就足够了,还用加班?”刘建军解释道。

  “喂,建军,你一月工资能领多少?”大女婿有些好奇问小女婿。

  “183元。”

  “有奖金吗?”

  “没有。”

  “那你们单位工资可真低,还不如车间我带的徒弟工资高呢你说你还是研究生,咋这么低的工资?”

  “没办法,单位效益不行呗。”刘建军一脸苦笑。

  “国家也真是的,好不容易培养出你们这么高学历的人才,又不给高工资”大女婿不禁摇摇头。

  大女婿叫陈耀明,是国棉六厂的工人,现在是车间的班长。

  方明华没有说话。

  你们棉纺厂现在最辉煌的时刻啊,可是马上就要走下坡路了!

  但军工企业效益也太低了吧?

  不过好像还没到最惨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