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探访“中国通”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文学,不过她没有像李丽一样进入高校教书,而是应聘到旧金山ChronicleBooks出版社任职。

  ChronicleBooks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成人和儿童图书出版公司。成立于1967年,在美国西部颇有影响。

  吃完饭后,李丽联系上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教书的葛浩文,对方非常欢迎他们去他家做客。

  于是,方明华跟着李丽,离开黛米家前往葛浩文的住处。

  葛浩文住在距离州立大学不远的一家公寓里,也是一栋独立建筑,方明华第一次见到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美国人。

  葛浩文今年不到五十岁,穿着一件T恤和牛仔短裤,还叼着一个烟斗,带着牛毡帽,络腮胡须颇有西部牛仔风貌。

  ”欢迎你,来自中国的朋友。”葛浩文说着一口流行的汉语,只不过这强调有点像电视上台湾人说话口音。

  “喝咖啡还是茶?”葛浩文热情招呼。

  “茶。”方明华说道。

  “丽丽,我知道你喜欢喝咖啡。”葛浩文说道。

  “谢谢。”李丽甜甜一笑。

  这时候从里面出来一个东方中年妇人,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一杯茶和一杯咖啡。

  “方先生,我给隆重介绍,这是我的妻子,林丽君,她和你一样都是中国人,来自台北,和丽丽一样都是比较文学博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书,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她可是我的贤内助!”

  “你好,林教授。”方明华招呼道。

  “方先生,恭喜你,你的小说获得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林丽君祝贺道。

  “谢谢,这也多亏李丽的翻译。”

  “李丽在翻译方面简直就是个天才!”葛浩文对李丽赞不绝口:“我看了她翻译的那本《闯关东》,简直自愧不如。”

  “葛教授,你过奖了,没有你翻译萧红的《呼兰河传》好看!”说的俏脸有些红。

  “呵呵,我非常喜欢萧红的作品。”葛浩文笑着说道:“这些年,我陆续翻译了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作品,不过我现在想翻译你们国家一位年轻作家写的这本小说.稍等。”

  说完,葛浩文走进自己的书房,没过几分钟拿出一本杂志放在方明华面前。

  卧槽!

  这尼玛的太熟悉了,竟然是《延河》!

  他怎么会有这本杂志?

  方明华的目光立刻看向李丽。

  李丽明白他的意思,赶忙解释:“姐夫,不是我给的,葛教授说是他在国内的一个朋友给他寄来的。”

  “我一个朋友叫马克梦,现在在你们燕大做访问学者,他曾经是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前主任,研究领域涉及明清小说、中国文学中的男女人物类型、色情文学、鸦片吸食与现代主体性、文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历代后妃及制度等.”

  葛浩文说的滔滔不绝,方明华听的目瞪口呆。

  尼玛的。

  都研究的什么玩意啊

  “方先生,我打算把这篇小说翻译成英文!”葛浩文又指着杂志上其中一篇小说说道。

  方明华一看,竟然是莫岩的那篇《红高粱》!

  “这篇小说写的实在太好了,而且听说由它改编的电影获得今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样优秀小说自然要让美国读者看到!”

  好吧

  莫岩,你可以发一笔财了。

  方明华心里默默想着。

  “方先生,我听丽丽说你是这本杂志的主编,你可以帮我联系这位莫岩先生,同意我翻译成英文并出版?”

  “没问题。”方明华很痛快的答应。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