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7章 沈从文的葬礼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听了默然无语。

  历史上那些恩怨,我们这些后人也只能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原委。

  在这个大时代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明天,你去追悼会,也带上我的哀思。”姥姥说道。

  “好的,姥姥。”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方明华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裤子离开总政大院坐公交车赶往八宝山公墓。

  公墓位于石景山路,方明华是第一次来这里,苍松翠柏,安静肃穆。

  这里也有一少部分文学家墓地,老舍、赵树理、柳亚子还有林徽因。

  沈从文能葬在这里,也是对他在文学和考古学领域贡献的一种承认吧?

  不过后来墓地移回湘西老家。

  八宝山有里有殡仪馆,追悼会一般都在里面召开,方明华很快就问到沈从文的葬礼。

  不过让他吃惊的是,追悼会上,不收和不摆放花圈。

  二十多个用鲜花扎成的大花篮摆在那里,康乃馨、菊花、葛兰,特别是硕大的朵朵白色百合花,格外醒目。

  前来为从文公送别的人基本上都是沈从文的亲朋好友,方明华只在贵宾室里看到一位衣着中山装的干部,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听别人谈话内容,他才知道是文联代表。

  没有播放哀乐,放的是贝多芬的《悲怆》,据说这是沈从文生前最喜欢听的,在厅内回肠九转。

  方明华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也没过多介绍自己,只是说自己是一个普通读者,非常喜欢读沈先生的书。

  没必要说那么多,只要寄托哀思即可。

  家属向遗体告别后,来宾们从礼堂进口处缓步鱼贯而入,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支鲜艳的月季花,怀着敬意把它放在沈从文的遗体上。

  方明华跟在后面,照着前面的人做完这一切后就悄悄离开,刚出了殡仪馆大门,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女,穿着一身很素雅裙子,叫住他,很有礼貌低声问道:“伱是《延河》主编方明华同志吧?”

  “我是方明华,你是?”

  “我叫李小林,《收获》杂志社的编辑,我在杂志社见过你。”

  原来如此!

  就在1983年初夏,方明华因发表《悟空传》去过一次申城,经过修改后由《收获》杂志社出版。

  不过方明华主要是和杂志社的副主编肖岱接触,后来还去了一趟钯金的住所,别的编辑他不认识。

  有可能这位李编辑记住了他。

  这些念头只是脑海转瞬间略过,方明华也很有礼貌招呼。

  “你好,李编辑。”

  他心里暗暗纳罕。

  作协没派人来。

  燕京《当代》《人民文学》等著名杂志社也没派人来,申城的《收获》竟然派人来了!

  “方编辑,没想到你能来参加沈先生的追悼会,你认识沈先生吗?”李小林问道。

  方明华摇摇头。

  “我是来参加作协的理事会,偶然听到沈先生去世,所以就赶过来,送沈先生一程。”

  听了方明华的解释,李小林叹道:“明华同志,你真是性情中人,作协那么多人没见到有人来.我父亲身体不好,如果来燕京开会他一定会参加。”

  方明华听了有些好奇。

  “李编辑,你父亲是谁?”

  “钯金。”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