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364“流行就是好的?那流行性感冒呢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描述自己的经历,像他这样我真写不出来。”

  “那就按照你的风格写呗,就像郁达夫那样。”陈虹笑道。

  “郁达夫?我可没那本事,我希望能写一篇,方老师能看上。”李虹颖放下稿件,悠然神往。

  星期五下午,方明华按时上课。

  站在讲台上,方明华看着台下的学员说道:“同学们,从今天起我开始讲先锋文学另一个重要类型——存在主义小说。”

  “存在主义本来是一个哲学名词,反映在文学领域当中就是注重对个体的探索和思考,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揭露和批判,表达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等。”

  “现在,我们就以余桦同志写的这篇《四月三日事件》为例,讲讲这种形式的先锋类小说写作特点。”

  说到这里,方明华看着余桦叫道:“余桦!”

  “到!”余桦站了起来。

  “你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讲伱写这篇小说的构思、布局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方明华说道。

  我讲?

  余桦愣了下,但还是走上讲台。

  方明华下了讲台坐在余桦的位置上。

  “同志们,这篇小说大家都已经看过,我采取了非理性和非常态的写作思维与手法,以心理的描写为侧重点,使故事情节有几分诡异和离奇的色彩。”

  “小说的前面,主要是用了一系列充满希区柯克式的隐喻、暗示的文字慢慢烘托出了紧张、压抑、甚至恐怖的氛围,大家看到这一段.”

  余桦开始显得有些紧张,但讲到后面越来熟练和从容不迫。足足讲了一个小时才全部结束,获得热烈的掌声。

  口才果然不错!

  方明华很是赞赏,他走上讲台说道:“余桦同志讲的非常好,我想说的是,这篇小说已经被我们《延河》杂志采用,将在下个月以头版头条刊发!”

  大家顿时又以羡慕的目光看着余桦。

  “大家不要羡慕他,我们延河杂志面向所有作者,如果大家有写好的作品也可以向我们《延河》投稿!”

  “不是先锋类小说可以吗?”

  和余桦坐同桌的何力伟突然站起来问道。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为什么这么问?”方明华反问道。

  “金庸在小说《鹿鼎记》里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平生不识陈陈浩南纵称英雄也枉然!现在文坛上也流行类似的话:投稿不投《延河》,那就不是先锋小说!”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方明华也不由得跟着笑起来,没想到这家伙还是个武侠迷。

  只不过,不是古惑仔陈浩南而是陈近南!

  估计是记错了,现在香江古惑仔系列还没出世呢。

  不过何力伟说的有一定的根由。

  自从方明华掌管《延河》杂志后,《延河》几乎成了国内先锋文学的大本营,汇集了诸如余桦、苏童、莫岩等一大批青年先锋类作家,一时间群星璀璨。

  方明华看着何力伟,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首先,我纠正你你一点,《鹿鼎记》里韦小宝的师父是陈近南不是陈浩南啊。”

  大伙听了顿时又笑起来。

  “还有我着重强调的是,”我们《延河》这一年来刊登了大量的先锋类作品,并不没有排斥其他类型的小说!”

  “既然何力伟谈到这个话题,在这里我强调的一点是,虽然现在先锋类小说如日中天,我讲的也是先锋小说,但国内的文坛不能也不会只有先锋类小说!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有兴盛衰落的过程,先锋文学也不例外!

  “等我的课程全部讲完,我会专门抽出一点时间讲这个问题,我们休息十分钟继续讲课。“

  方明华早上借助分析余桦的小说号召大家积极向《延河》投稿,到了晚上,有人就拿来一篇小说。

  非先锋类的。

  作者竟然是廖润博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