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同时举行的两场颁奖典礼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过迎着鎏金字的鲜红证书,一字排开,旁边闪光灯顿闪个不停,台下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蓉城,一场文学界的颁奖仪式也在进行,不过要寒酸的多。

  就在《科学文艺》杂志社的简陋的会议室里,坐着几十个从全国各地而来的科幻作者和科幻爱好者,临时搭建了一个小小的领奖台,挂着一条横幅:“第一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

  没有鲜花,没有礼宾小姐,台上临时摆放一排桌子后面坐着颁奖嘉宾。

  除了《科学文艺》杂志社社长杨筱,还有两位年龄比较大的男人,时任川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的周孟璞和副理事长童恩正,这也是出席这场典礼官方唯一代表。

  另外一个瘦瘦的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如果方明华来会认识——日本中国科幻研究会会长岩上治。

  岩上治是在日本听说中国要举办第一届银河奖主动来的,杨筱对此也表示热烈欢迎。

  随着颁奖嘉宾叫出一个个获奖作者的名字,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作者们神情激动。

  第一个上台是一位戴着黑色镜框的看上有些有些腼腆像个大学生模样。

  “银河杯甲等奖《流浪地球》作者刘词欣同志!”

  他就是《流浪地球》作者!

  台下一片惊呼。

  这篇科幻小说横空出世,直接燃爆了整个科幻界,创意恢宏,大气磅礴,很难想象出自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手里。

  刘词欣站在领奖台上,神情激动:“在这里我要感谢《科学文艺》杂志社的编辑们,是他们给我耐心指导,反复沟通,同时我也要要谢《延河》杂志社的方明华主编,是他写的科幻小说,打开了我思路和眼界,也让我点燃心中的科幻之火”

  此时的方明华已经领完证书,正在接受一位《光明日报》的女记者采访。

  “方明华同志,你获得茅盾奖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非常激动,在这里我要感谢鼓励支持我的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我要把他们的鼓励支持化成动力,今后写出更好的作品。”

  方明华对着记者侃侃而谈。

  “我听说,伱写的那篇《乡村教师》,获得美国的科幻星云奖?这也是为国争光啊。”女记者话锋一转,又问道。

  “是的。同时,我感到荣幸的是也被国内第一届科幻银河奖评为甲等奖。”

  “国内有科幻奖作品奖吗?我怎么没听说过?”女记者感到很惊讶。

  “是蓉城《科学文艺》杂志社举办的,也就是今天在蓉城举行颁奖典礼很遗憾,由于时间冲突所以我无法参加。”方明华解释道。

  “那当然,那个什么银河奖怎么能和茅盾奖比呢?”女记者最后说道。

  方明华嘴角动了动,却没说出什么。

  接受完记者采访后,方明华返回总政大院,坐在公交车上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想着自己事。

  颁奖典礼结束,在燕京还有些事情要做。

  拜访王濛、看望史铁声,还要见朱霖,文艺界的朋友约的还有饭局。

  棠棠嘱咐的后海那套要出售的四合院也得抽时间过去瞧瞧。

  但是,方明华却想着刚才那位记者话,还有昨天在西京车站那个叫孙建国的青年失望的表情。

  他突然决定,去蓉城,马上就去。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