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喂,你给我和陆遥都带礼品了,不会拉掉中时吧?”贾平娃笑道。

  “当然不会,陈老师的礼品好带,就一盒古巴雪茄!这玩意丘吉尔、卡斯特罗、美国作家海明威都是他们的最爱!”

  “哦,是吗?让我也抽一根尝尝.算了,等你送给中时,我问他要!”

  两人说笑了一会,又聊天到文学上:“明华,你出去了几个月,对于美国文坛有什么看法?”

  方明华知道贾平娃没出过国,所以很好奇外面的世界。

  方明华沉思了下说道:“美国小说整体上很原始、蛮荒的,缺少历史感,虽然我们经常说英美小说,其实英国和美国但从文学上区别还是很大的。”

  “英国小说更有劲些,像石黑一雄或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里有浓浓的阶级意味,带来冲突和困境,以及如影随行的偏见。但正是有了偏见,故事也就跟着来,这一点和咱们中国文学有些相似。”

  贾平娃点上一支烟,听了点点头,说道:“不难理解,美国历史短嘛,英国嘛,号称日不落帝国,历史长许多。”

  “还有,咱们非常喜欢看欧美翻译过来的作品,但我在和本地大学生交谈中,发现他们几乎对中国作品特别是近现代小说几乎一无所知。”方明华说道。

  “这也没办法的事,现在国内的翻译界都是将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很少将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给外国人看——哦,除了你那本科幻小说,那个叫李丽的燕大学生水平不错。”

  “他主要是师承燕大的许渊冲教授,许教授喜欢对翻译咱们古诗词非常厉害。”方明华笑道。

  “许渊冲我听说过,他好像在咱们秦省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唐诗的英译本,不过我英语水平不行,看不出好坏。”

  “翻译好的很呐,这次我去美国,讲的就是中国古诗词,还参加了朗诵会,很受当地大学生的喜欢。”

  “那说明许教书翻译的不错,你也知道中国古诗词美是美,但是很难翻译。”

  方明华说道:“是的,我在旧金山遇到一位劳伦斯·费林盖蒂的诗人,他也是旧金山城市之光出版社的负责人,对先锋类作品非常感兴趣,和我交谈之后,让我推荐一些咱们国内的先锋类小说,他可以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我回来以后就着手准备这个。”

  “这是好事啊不过先锋类作品,我的小说就算了,谈不上先锋类。”贾平娃说道。

  “哎,贾哥,你不是写了那本《浮躁》吗?也可以在美国出版啊。”方明华笑道。

  “你觉得可行?”贾平娃精神一振。

  自己这本《浮躁》已经完稿,交给燕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准备出版,当然现在还在和编辑沟通修改之中,预计最迟明年就会出版。

  能够到美国出版那最好不过了。

  方明华笑道:“可以试试嘛等你的中文版正式出版之后,我就联系美国的聂华苓教授,就是她组织的国际作家交流项目。她非常热衷介绍咱们国家的作家业作品到美国,到时候把中文版寄给她,听听她的建议如何?”

  “成!就听你的!”贾平娃大喜:“明华,你这出去一趟收获不小啊。”

  “算是吧我觉得,我们东西,不仅仅是文学必须要走出去,你不喜欢,总有人喜欢吧?”

  “你说的对!有机会我也想出去看看!”

  贾平娃兴冲冲走了。

  方明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微笑。

  他并不是故意恭维什么。

  人家贾平娃这部小说,就是获得了美国的美孚飞马文学奖!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