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廊桥遗梦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走过几座很有特色的桥后,孤单开着车的沃勒突然有了一种灵感,就在余下的路途中,他在心里打下了这篇小说的腹稿。

  “凯伦思念他,所以去世后嘱咐家人将骨灰洒在罗斯曼廊桥表示纪念。”

  可以说,中国人了解美国,远比美国了解中国深刻的多。

  “你是日本人?”老头努力用正宗的美国发音。

  “没,没什么。”方明华从回忆中清醒过来。

  老头并没有恶意,在一般美国民众眼里,中国就是这样。

  “噢可怜的凯伦寡妇,她的去世真令人同情!”这个老头感叹了句,立刻打开话匣子。

  “叫罗斯曼廊桥,明华。”姑娘冲着他大声说道。

  方明华拿起一根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估计是烤箱里烤的,没有咋老家直接扔到火堆里烤出来的香。

  这本小说和这部电影,在国内都引起巨大的反响,虽然电影从来在国内公映过,都是看到盗版碟。

  说着一口浓重当地口音的英语,方明华听不懂,不过有艾米丽在,一切都不存在问题。

  “凯伦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老头回答了句,突然又压低声音一副神秘的样子。

  “明华?”姑娘看着方明华开着桥发呆,忍不住叫了声。

  电影风靡一时,女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因此获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不过在这个小餐馆,艾米丽还点了两根烧烤玉米棒——这是爱荷华的特产。

  “韩国人?台湾人?香江人?”

  “我听说,你们中国人都穿一样的蓝色衣服吗?”

  艾米丽听了沉默不语。

  “或许,在桥边,有他母亲魂锁梦牵的人吧?所以死后愿意和他在一起。”方明华淡淡说道。

  “Chinese?!”老头惊呼一声,有些不可思议打量着方明华,后面的一句话却让方明华哭笑不得。

  镇子很小,小到只有一条街,两人开车在镇子东边一个小餐馆门口停下来,下车走了进去。

  这不就是《廊桥遗梦》的故事吗?

  只不过小说中女主角弗朗西斯是婚内出轨,而这个故事主角是个寡妇而已。

  “前不久,凯伦突然得了一场急病,不幸去世,临终前她嘱咐她的儿子,她去世后她不必和丈夫合葬,而将她的骨灰洒在罗斯曼桥边,我们对此都不理解。”

  桥并不长也就二百米,两人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几次,还拍了几张照片,就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

  方明华不清楚。

  “那位青年的母亲去世,他在祭奠。”旁边的艾米丽低声说道:“按照我们基督教的风俗,父亲母亲相继去世,墓穴应该合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把母亲的骨灰洒在桥边呢?”

  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写出这本风靡整个美国的小说,包括这座桥也跟着出名。

  两人也没在此地多停留,就开车驶进温特赛特镇。

  艾米丽很诧异看了方明华一眼,不过没说什么。

  这就是大名鼎鼎美国电影《廊桥遗梦》中的那座廊桥。

  原来这个凯伦在二十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带着两个孩子一直没有改嫁,直到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听说,凯伦在丈夫去世后曾经有过个一个情人,有人看见他们就在罗斯曼廊桥边约会不过那个男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呆了几天后,很快离开。”

  或许方明华长着一副黄种人的面孔让这个老头感到好奇,他挺着硕大的啤酒肚就在边上和方明华他们闲聊起来。

  不过令人有些讽刺的是,沃勒摇从默默无闻的作家身变成百万富翁,他离开了自己从小生活成长的爱荷华州,搬到了德克萨斯州的一座农场。不久后与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

  我今天来了,就写这篇小说呗。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