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开往芝加哥的老式火车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嘛。”

  两人聊着,又聊到先锋文学上,聂华苓又说道:“你们内地作协的推荐你来这里学习交流的时候,钯金主席特意提到你曾经在西京的西北大学上过一堂课专门讲了先锋文学,说讲的非常好。”

  “我只是抛砖引玉,自己一点个人粗浅看法而已。”方明华很是谦虚:“毕竟,先锋类文学,这种写作手法起源于欧美。”

  “的确如此,但先锋小说到某个国家和某个地区,就会变得不同起来,毕竟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实验小说嘛。”

  两人聊的很投机,这顿早饭足足吃了一个多小时。

  丽莎坐在边上认真听着,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没有说话。

  直到这顿早饭吃完,方明华礼貌告别回宾馆。

  “亲爱的明华,我很少见到聂教授如此和一个人深入交谈,她总是很忙,一方面要给大学学生上课,一方面还有组织培训的事。”丽莎跟在后面说到。

  “是吗?我以为聂教授和别人也都如此呢或许因为我是中国人的缘故吧?”方明华笑着回答,顿了顿又说道:

  “丽莎小姐,能否帮我一个忙?”

  “愿意为你效劳。”

  “能否找辆车送我去火车站?和聂教授聊的时间有点长,我害怕我赶不上火车。”

  “OK,没问题!”

  没过几分钟,姑娘就开着一辆黄色甲壳虫,风驰电掣般将方明华送往火车站。

  买票、进站,终于在火车拉响鸣笛的那一刻,方明华背着旅行包冲上火车。

  从爱荷华城到芝加哥也就200多公里,方明华决定独自坐火车去,沿途欣赏美国中部风光,还可以看到密歇根湖。

  等方明华上了火车,突然有些后悔。

  好歹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帝的火车,怎么连国内的绿皮火车都不如?

  老式火车颇有十九世纪遗风,烧的竟然是煤,一跑突突突的喷蒸汽!

  而且椅子也不舒服,比坐国内的绿皮火车还难受。

  不过火车上人不多,美国本来就是汽车王国,或者去坐飞机,火车反倒坐的人少,这样更让他感到舒服。

  国内坐火车实在是太挤了。

  还有,外面风景不错。

  现在是夏天,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赭尽的橡叶,一路艳烧到天边。

  这感觉挺非常惬意,方明华心旷神怡,不由得轻轻哼起一首美国乡村民谣。

  (当我年少时)

  (我喜欢听收音机)

  等待我最心爱的歌曲

  当他们演奏时我会跟着唱

  美国卡朋特乐队所唱的《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现),被许多国歌手以多种语言翻唱。

  香江歌手陈慧娴、内地歌手姚斯婷都翻唱过这首英文歌曲。

  这首歌在九十年代风靡整个内地,所以方明华也会唱。

  列车在密歇根州达文波特市稍作停留,车厢里上来三个青年,两女一男,坐在方明华的的对面,嘻嘻哈哈聊起天来。

  听他们的聊天内容,是达文波特市安布罗斯私立大学的学生,也是赶往芝加哥参加这次星云奖颁奖典礼的。

  “杰克,你猜猜,今晚哪些小说能获奖?”一个留着一头如瀑布般金黄色的头发,烈焰红唇的姑娘问身边高个青年。

  这个叫杰克的青年有着一头金黄色的短发,他听了同伴的问题,沉思了下才说道:“艾米丽,我觉得长篇应该是《神经漫游者》,书中创造那个“赛博空间”简直太迷人。”

  “中短篇,欧克塔维亚·布特勒那篇《血孩》很不错,当然另一篇《来自火星的杀手》也挺好,难分伯仲。”

  “杰克,难道你不觉得中国人写的那篇《乡村教师》非常惊艳吗?”姑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听到对方说到自己写的那本,方明华微微侧过脸看了对方一眼。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