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冯木头疼的事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伱别说,这方明华确实能折腾。你知道去年十月份第二届新诗集评选会上,他也是评委之一,在会上把老艾怼的简直下不了台。”

  张光年不只写小说,更是一名诗人,曾经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歌。

  而那首《黄河大合唱》,便是被冼星海谱曲,后世广为流传的那首歌曲。

  听到张广年说这话,冯木说道:“这事我隐隐听说过,老艾确实有点不地道,自己不喜欢朦胧诗,但也不能假公济私吧?”

  “是啊,评委们也都是人,都有自己的喜爱偏好,未免会把这些带到评选中来.很正常嘛。”

  冯木听了有些沉默,拿起小勺子挖了一口菜放到嘴里,慢慢吃着。

  过了下才压低声音说道:“广年,咱们私下交流下,你个人对这篇科幻小说有什么看法?”

  张光年刚刚拿起一个馒头,听了这话他又把馒头放在碗里,说道:“说实话,我对科幻小说没啥研究,也不太懂,但对于这篇我是很喜欢的。”

  “为什么?”

  “因为我曾经也当过老师。”

  冯木知道他这段历史,那还是三十年代,31年入武昌中华大学(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后来退学到武昌安徽中学任教,写出了有名的爱国歌曲《五月的鲜花》。

  “现在咱们国家还比较穷,教育投入不足,在中西部地方像小说里描写的教师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他们支撑起我们国家最基础的教育!但是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了解又有多少?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这篇小说能获奖无疑就是对这个群体最好的宣传!”

  冯木听了默默点点头。

  压低声音说道:“广年,我也是这个意思,可是你也知道现在社会上对科幻小说有很大的偏见,尤其是那个人.”

  “那个人确实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功勋卓著,但并不意味着他说的什么都对!如果什么东西都和政治扯上关系,这本来就很幼稚!”

  “你这话如果放到前年,可是要犯错误的喽。”冯木开起玩笑来。

  “可现在已经不是83年,是85年喽。”

  两人都笑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优秀中篇小说评奖开始。

  按照规则,17名评委对候选的小说各自发表评论,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最后进行投票。

  然后按照评委投票数占70%,读者投票数占30%,共选出20篇这两年的优秀中篇小说。

  阿城的《棋王》张先亮的《绿化树》张洁的《祖母绿》冯骥才的《神鞭》

  这两年陆续发表这些热门小说逐一讨论,虽然有些争论,但大家的评论还是比较集中统一,或者被选中,或者被否决。

  会议整整持续了五天,经过反复讨论,最后投票,基本上将所有候选小说过了一遍,最后将按照综合得分多少排队,前20者这一届的优秀中篇小说。

  下午,会议继续进行。

  “同志们,现在我们讨论本次候选篇目中最后一篇小说《乡村教师》,请大家各自发表意见。”

  作为会议主持人的冯木说完后,不像其他小说那样,立刻有人发言,而是出现了一种很安静的诡异。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