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关于茅奖评奖的事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播出形成人人争着听收音机的情况,学生、教师、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离休干部、待业青年……听众来信数量创下1988年“长篇连播”节目之最。

  一位学员来信说,他们系有3个队200多人住在一幢四层楼房里,约有100部收音机、录放机,在中午12点半都同时收听《平凡的世界》。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杂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连方明华也曾经在喜马拉雅上听过李野墨这具有磁性的声音。

  面对汹涌澎湃的民意,最后评委会不得不考虑这个因素,由此获得了91年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自己是否也想办法扩大影响?

  不过自己并不认识中央广播电台的人。

  采取毛遂自荐?直接把书寄过去?

  也行,不过总觉得有点突兀。

  看机会吧。

  今天是周六,明天就是就休息日再加上国家将下周二的元旦节放假调到周一,所以连续休息两天,这对于这些上班族而言是特大喜讯——虽然元旦在八十年代根本没有过新年的味道。

  多一天假而已。

  下午编辑部里的人也不齐,都是各种借口开溜,领导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年尽月满的,没必要这时候还批评人。

  编辑部里整个诗歌组,也就方明华和董墨两人上班。

  董墨是个好同志,从上班到现在快40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老一辈人的觉悟就是高。

  方明华其实也想溜,但看到自己一跑就董墨一人感觉有些过意不去,还是待办公室呆着吧。

  没事喝喝茶看看报纸也好。

  这时候门突然被敲开,一个男人手里夹着一支烟带着一股寒风涌了进来,竟然是多日不见的陆遥。

  “陆大哥,你从铜川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方明华感到惊讶,赶紧站起来给他倒水。

  “前天,在家也闲得无聊所以就到你这里来坐坐。”陆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方明华泡的茶。

  “好茶!”陆遥不由得赞赏道。

  “我有个朋友,她爷爷家在杭州,这是她爷爷自己种的龙井茶,你喜欢我给你些?”

  “不用了,我现在主要是喝咖啡,一杯咖啡一支烟,半夜熬夜一点也不困。

  额的神啦

  这纯粹是自己折磨自己。

  方明华又仔细看了下路遥,发现他脸色不太好。

  关心问道:“陆大哥,你什么身体不舒服?”

  “没啥大事,主要是累的。”陆遥毫不在意摆摆手:“你也去过煤矿,条件艰苦写作又累,所以我回来休息一段时间,等过完年再去,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