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关于科幻的诗歌,关于诗歌的科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评奖规则的错”,但诗歌大奖参赛规则实际主要是艾庆起草,大家讨论通过的。

  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

  “我的话说完了。”方明华说完坐下。

  “我认为小方同志说的很有道理嘛,既然制定了规则就要按照规则办事。”

  说话的是冯之,也是一位很有资历的老诗人。

  有第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后面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快形成一边倒现象。

  本来,这本诗集投赞成票的就有10票,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很喜欢这本诗集,只是没人挑头起来反对而已。

  最后,艾庆也不得不尊重大家的意见,将这本诗集列为获奖对象——最低三等奖。

  诗歌集一二三等奖评选出来也就意味着评委们的光荣使命即将结束,到了晚上作协还特意摆了两桌,作协来了领导,招待了评委包括这次评选的工作人员,还上了酒,算是慰劳大家。

  相对于下午的唇枪舌剑,晚上吃饭时候轻松许多,大家说说笑笑,气氛热烈。

  张仲鄂吃饭也和方明华坐一起,他笑着说道:“方主编,你果然厉害,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是吗?

  方明华笑了笑没说什么。

  不怕虎,是因为年幼无知不知道虎的厉害!

  其实他也明白,得罪了艾庆,在诗坛上自己日子估计不好过,最起码下届文学奖评委会肯定参加不了。

  不过无所谓。

  参加不参加这个文学奖评委更无所谓。

  大家边吃边聊,自然离不开诗歌文学,从国内聊到国外,最后聊到诺贝尔文学奖很是热闹。

  “喂,你们听说没,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了,获奖的是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诗人!”《诗歌》杂志主编邵燕祥说道。

  “又是诗人?最近这几年诗人获奖的多啊。”张仲鄂插话进来,如数家珍:

  “74年是瑞典诗人埃德蒙马丁逊获奖,75年获奖的是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77年,西班牙诗人阿莱克桑德雷梅洛,79年、80又是连续两届,分别给了希腊和波兰诗人。”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虽然是外国诗人,但也是同行啊。

  “我最喜欢埃德蒙马丁逊的诗,《阿尼阿拉号》简直是成为瑞典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冯志说道。

  “《阿尼阿拉号》?那可是一本科幻诗集。”

  科幻诗集?

  方明华一听来了兴趣,自己还未听说过呢。

  于是他问道:“冯主任,《阿尼阿拉号》具体写的什么?”

  “由大约100首诗歌构成。它主要讲述了地球由于核污染,已经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于是8000名幸存者乘坐一个宇宙飞船前往其他星球,这个飞船名字就叫“阿尼阿拉号。”

  “但是飞船发生故障,结果漫无目的地在太空中飘荡.诶,小方,你不是写科幻小说吗?可以去看看,很有意思。”

  “好的,我空了借来看看。”

  本来就是饭桌上闲聊的事情,坐在上首位置的艾庆听了,默默看了看坐在下首的方明华,他依旧为中午发生的事情不爽,不过自己是长辈不能揪着晚辈不放,但心中这口气难咽啊。

  现在听到方明华说这话,突然想到什么,他笑着对方明华说道:“小方同志,你不是喜欢科幻吗,也写上一组科幻诗歌,没准将来能获诺贝尔奖呢。”

  有人笑起来,谁都听道这是一种讽刺。

  靠科幻诗作获奖,估计也就是埃德蒙马丁逊独此一家,前无古人估计后面还没来者。

  方明华听了笑了笑:“艾主任,你搞错了吧?我只是个诗歌编辑,发表了几首小诗在您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诗人,您才是诗坛的泰山北斗,如果说获奖,应该是您。”

  这?

  艾庆顿时被噎住了。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家伙,自己又被反将一军!

  方明华看着对方的脸继续说道:“不过说的提醒了我,可以写关于科幻的诗歌,为什么不能写关于诗歌的科幻呢?”

  明天有个推荐,所以发五章一万字。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