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0章 乡村教师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明华,你估计不清楚,请民办老师还是发工资的。”孙力哲耐心解释起来。

  史铁声坐在轮椅上,看着窑洞里正在讲课的老师,说道:“他姓名李,李福元,我记得我们这里插队的时候他就在这里教书,是不是,力哲?

  “对,是个老三届,本来考大学的,结果当年大学不招生,就只好回到村里来当民办老师,比我们大三四岁吧,读过书所以和我们挺说的来,没课的时候就过来玩。”孙力哲回答道。

  小学民办教师每人每月14元,当时还没分田到户时候,上民办教师属于副业人员,教育主管部门发一部分补助,但各大队要支付一部分。

  “李老师,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招考公办老师,你考了吗?”史铁声试探问道。

  但分田到户之后,民办老师工资也涨了,各大队没了集体收入,就没法支付这一部分,像官家堡村,村子小又穷,估计付不起老师工资。”

  “嗯,想回来看看,李老师,没想还是伱在这教书。”史铁声说道。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想走啊考上公办的头一年,县教育局就想调我去县城小学教书,因为当时我考试成绩是全县第一。”

  “也不是,主要是陪铁声回来看看,他说他十多年没回来了。”方明华解释道。

  小学语文《小马过河》

  “当当当”的声音响起,在窑洞前面的小操场上奔跑玩耍的孩子们立刻向窑洞涌去,男子也跟着进去,没过多久窑洞里就响起郎朗的读书声。

  史铁声又给李福元介绍了陆遥和方明华他们,李老师看着众人笑着说:“都是大作家啊,是来采风的?”

  “这里好多村都这样,低年级在本村上,高年级就要到乡上小学去上课。”史铁声叹了口气:“我当年走的时候是这样,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样。”

  “教室不够,最主要还是缺老师。”孙力哲插话进来解释道:“我从这里走的晚所以比较了解。”

  他爬起来穿好衣服洗完脸,陆遥已经不见,一问史铁声他们才知道已经跟着二元坐着拖拉机早早走了,听说这次走的远,要去烧砖取土的地方看看。

  “挺大的,你像二元家不过村小学没啥变化啊。”史铁声回答道。

  “李老师,放学了?”史铁声问道。

  “我不教,没人啊。”李老师说了句,又赶紧说道:“我刚好差给二年级学生教了,还得给三年级的学生教这样,等下午放学后你们再过来怎么样?一块聊聊。”

  “放了,农村孩子,放的早。”

  “考了,78年恢复高考,我就去考大学,高中知识撂的时间太长结果没考上,然后我就考公办教师,第二年就考上了。”李元福说道。

  “我去小学。”方明华指着不远处的学校说道。

  “可以啊李老师,那你没走?就一直呆在这?”孙力哲问道。

  哦

  原来如此。

  “行,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了。”三人告辞离开。

  在窑洞里上课的李老师也注意到窑洞外面三人,朝他们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继续教自己的课文,直到后面讲完又让孩子们仔细朗读,然后这才走出窑洞。

  和普通秦北汉子没什么两样,由于风沙的缘故皮肤粗糙,显得要比实际年龄大点,只是胸前口袋里插一支钢笔显示主人是个有文化的人。

  像这样的老师,在这个年代不仅在秦北,就在整个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很多。

  也就是他们支撑起这个时代乡村基础教育。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