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抠门的金老爷子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报》上下都和查先生一样抠门。

  不过嘛

  如果我再在香江出版书籍,就绝对不可能这个税率。

  慢慢来,不急。

  两人正式签署了合同,当然还要等陈家伟回到香江盖上报社大印正式生效。

  陈家伟匆匆走了,宋棠棠是晚上又来了。

  最近这两天姑娘几乎天天往杂志社跑。

  听到方明华说了白天和陈家伟签订合同,立刻对他说道:“明华,你去给我借个算盘。”

  “算盘?”

  “我们初步预估你的收入啊。”姑娘说道。

  哦,也对。

  方明华宿舍当然没这东西,干脆骑车跑回家,将自己家里那个老式算盘带了过来。

  宋棠棠拿过算盘说道:“我问了我小姨,像你这样20万字左右的文学书籍,香江本地定价大约是20元港币到30元不等。若就按20元计算,销售十万册就是200万港币,11%的版税也就是22万元港币。”

  宋棠棠用纤细手指在算盘上打出一个数字,接着又说道:

  “我又问了小姨,现在港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100港币兑换27.36人民币,咱们就按照27元算”

  宋棠棠拿着算盘一阵噼里啪啦,最后得出一个数字:59400元。

  “当然你还要交个人所得税,最后能挣47520元左右。”宋棠棠最后说道。

  不多啊。

  方明华听了直叹气。

  可恶的汇率啊

  现在人民币竟然如此坚挺!

  当然这是官方价,黑市可不是这样。

  “你小姨不是在鹏城吗,问问港币的黑市价格多少,肯定不止这些。”方明华突然说道。

  “啊?!你要黑市交易?!”姑娘瞪大美目看着她,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这奇怪吗?

  算了。

  对方可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接受的是最正统的教育。

  慢慢改变吧。

  “我只是随便问问嘛,也是守法公民。”方明华说的大义凛然。

  姑娘有些怀疑的看他一眼,不过没说什么。

  哎,实在无法黑市交易,到花城或者燕京的友谊商店兑换成一部分外汇券买些电器回来吧?

  听说非常合算。

  当然这是后面考虑的事。

  《悟空传》在香江的出版权交给《明报》之后,方明华又打电话给申城的肖岱表示感谢。

  毕竟人家可是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似乎也没得什么好处。

  肖岱在电话中笑着回答说不用客气:“作为杂志社的老编辑,我希望有更多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能走出内地,到港澳台发表,甚至去国外!”

  看看,老一辈人的素质是多么高。

  方明华心里暗叹。

  在电话里,肖岱继续说道:“小方,你那篇《路边野餐》刊登以后,反响也不错嘛,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我们还将一份刊登在《收获》读者来信栏目,你看到了吗?”

  “谢谢肖主编,我看到了。”

  方明华真的看到这封读者来信,名字叫《赴一场亚热带雨季的奇幻与诗意之约》写的非常美:

  雨水,青苔,朽木,还有石板路,潮湿温润的亚热带气候,黔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一开始是几段支离破碎的段落,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慢慢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就像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观众以为说的是追寻与归来,但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

  我想,会写诗的陈升医生追寻的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他那些零碎的诗句,有的人说是文学爱好者的生活,也有的人说是中年男人的呓语,但其实也有可能是作者赋予主角本身的一种情怀。

  名词与名词的连接,构成了一些很模糊的景象,就像陈升的梦一样。

  印象最深的,是陈升在荡麦的那段奇幻的际遇。

  作者通过巧妙的叙述,将原来的时间错乱,变成「同一时空」。过去的人和事,陈生自己的回忆,全部出现一个画面里。

  陈升也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与过去和解的办法,窗外飞驰而过的火车,上面有卫卫画的时钟,时间倒流。

  现在正是暮春的雨,我们再来看看像雨一样的诗。

  作者是一个燕师大的在校学生,名字叫苏童。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