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柳暗花明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柳暗花明

  “小方,别着急。”在电话里,肖岱说道。

  也不急。

  现在是四月下旬,计委内部集资修建的家属楼已经破土动工,方明华按照规定交了一半钱,等房子修好之后再交另一半。

  还有时间。

  工作上,贾平娃去老家闭关两个月后回来了,说散文就不给你,给你一篇中篇小说发表在《延河》上:《小月前本》,讲的是发生在秦南小村里的故事。

  方明华读起来,似乎有沈从文《边城》的味道:一条渡船、丧母的孤女,两个男孩子,同《边城》一样,没有一个人是反面角色,每个人都是可爱的。

  王安依也寄来一篇中篇小说《尾声》,略带意识流写法。来信中还告诉方明华:她跟着母亲应邀去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历时四个月。

  “小方,你有机会也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王安依在信中最后说道。

  是啊,我知道。

  也无奈啊。

  是要出去看看,但现在不是时候。

  《收获》那边又来消息,肖岱告诉他已经和《三联》书店谈崩后,正在和另一家在香江的大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可能性更小。

  难道没机会了?

  不过有时候运气来了,真的是挡不住。

  一架飞机从香江降落在虹桥国际机场,里面出来一个戴着金边眼镜提着手提箱很儒雅的中年男人。

  他是香江《明报》杂志社编辑陈家伟,受社长查亮庸先生委托来申城和申城人民出版社商议查亮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内地出版之事。

  1980年10月,花城的《武侠》杂志首次连载了查亮庸先生以笔名金涌写的《射雕英雄传》,这是金涌小说第一次正式进入内地读者的视野。

  很快,《射雕英雄传》以其曲折精彩的传奇情节、跌宕起伏的儿女情长,家国天下的宏大主题震撼了大陆读者,一时间洛阳纸贵,男女老少纷纷传阅。

  有了这次成功尝试,于是查亮庸想再接再厉,把目光投向申城,希望能以单行本的形式正式出版这本书。

  陈家伟就是打前站的。

  开始他雄心勃勃以为此事很容易,但经过和出版社协商之后,才知道难度之大。

  申城不是花城。

  申城出版社不是《武侠》杂志。

  作为一家大型出版社,怎么会出版这种通俗的甚至庸俗的小说?

  陈家伟只好准备打道回府,打的回到酒店,准备委托酒店帮他购买去香江的机票。

  可没想到的是,飞机票还没到,有个人却登门上门来,就是《收获》杂志社的副主编肖岱。

  互相当然不认识,不过相互介绍又拿出工作证,两人是同行很快就热聊起来。

  “肖主编,伱怎么知道我来申城准备出版查先生的书?”这一点陈家伟感到很疑惑。

  肖岱呵呵一笑,说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