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章.辽东科举_追随曹总混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什么拿的出手的精彩篇章,就是因为刘备麾下的三股人才,荆州派,东州元老派与本土的巴蜀本地派系斗了个不可开交,几任丞相相互牵扯,以至于诸葛亮的徒弟姜维每次北伐,手中兵力不足万人。

  曹魏内部派系的争斗就更激烈了,曹氏皇权旁落,其实就来源于大将军曹爽与士族代表的司马懿争斗失败。

  吴国倒是没有内部派系的争斗,因为大帝孙权晚年利用太子案大开杀戒,几乎把吴郡境内说得上话的大佬全都除光了,就像火烧夷陵的三国后期大鳄陆逊就是这时候被孙权逼得自杀的。

  这样一来的确没有派系内斗了,可带来的也是人才凋零,孙权死后,丞相诸葛恪浩浩荡荡率领二十万吴军北上攻魏,结果新城一战被个籍籍无名的魏军将军张特所阻,久攻不下,跟曹总的赤壁大战一个下场,军中疫病流行,不得不仓皇讨回江东,继而引发了东吴新一轮政治大地震。

  现在王厚基本上算是征服了整个辽东汉人的地盘,可现在开始,他也将迎来派系之间争斗的挑战,跟随他而来的青州元老派,还有被征服地的辽东土著派之间的新土矛盾。

  要是处理不好,还没建立的蜀汉就真是个血淋淋的例子!《三国演义》里的张松献图,就清晰的提现了这一矛盾来!

  刘璋本身就是个外来者,他能坐稳巴蜀的位置,靠得是引自中原的东州集团还有东州兵对巴蜀本土的士人土族的征服与压迫。

  也许和生存的地理环境有关,这个时代巴蜀人太排外了!官职权利都被东州派所垄断,身为蜀人的张松自然是不服气,他先是带地图去许都拜见曹操,也许这儿算是东州派的大本营,也是世家豪门林立,并不让他中意,于是乎张松又带着地图与计策转找势单力薄的刘备,试图引他入蜀,取代刘璋,然后给巴蜀士族一个晋升的机会。

  刘备在时候,甚至诸葛亮主政时候,处理东州,荆州还有益州三大派系关系上还算是融洽和谐,所以有了诸葛亮南征北伐的盛景,可是诸葛亮死后,三个大派系又是矛盾尖锐起来,荆州东州两个外来户派系联手压得益州本土派抬不起头来。

  于是乎三十几年前,巴蜀土族能恭迎刘备入川,三十几年后,巴蜀土族同样能当带路党,于是司马昭八月发兵巴蜀,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连半年都没抗过,仅仅三个月,十一月初,后主刘禅就因为邓艾兵临城下,不得不向魏军投降。

  刘备复兴汉室希望的蜀汉政权,就此灭亡!

  现在王厚也是三驾马车,最强的他麾下的青州派,甭管日照系,岛城系琅琊系泰山系,大体都可以归于这其中。

  第二大派系就是张燕的黑山派了。

  然后现在他面对人口最多的则是公孙燕麾下辽东的本土派,不处理好这三派的对立,他也迟早得像刘备刘禅父子两的公司一样,倒闭玩完!

  所以王厚愁得抓耳挠腮,终于还是一拍大腿把科举考试制度给拎出来顶缸了!

  这些派系之间争斗,最大的战争就是官位,一方得势把持官场,另一方是休想再混得个一官半职!长时间处于被统治一方,心里舒服才怪!

  可是科举取官!甭管你辽东派青州派黑山派,还是日后的什么冀州派颍川派,有才有学问你就当官,没才没学问你就干瞪眼,这公平合理吧!

  虽然科举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可如巴蜀后期那般派系厮杀到都红了眼的局面,基本上可以得到杜绝。

  不过这新事物出现,总会引起各种风言风语,那头在辽东实行情况还不知道咋样,将军府中,先是龇牙咧嘴争论成了一团。

  “绝对不行!”

  。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