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1章:父子交锋(求票)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身边,这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而李元吉不仅是李渊最信任的亲王,可以不用通报就可以出入宫廷,还是左卫大将军,执掌左卫数千士兵以及武川卫,最关键是这家伙人虽丑了点,但相当能打、相当凶悍,李世手心中大将根本没人是他的对手,要是他在宫廷之内,带着侍卫顶住李世民突入宫中的军队,李渊就能借这顺喘息功夫,逃到皇城,若是如此,哪怕杀了李元吉,也改变不了李世民兵少的事实;要么像杨侗当初那般见好就收退走、要么决死一战,而这两个选择,李世民都选不起,他汲取了杨侗失败的教训之后,变将李元吉纳入了必须诛杀的理由之一。

  其二、李渊不知道李元吉和李神通之间的关系,却逃不过李世民的耳目,以李元吉无法无天的性情来讲;若他没在宫里,一旦听说李渊受制,恐怕不仅不忧愁,反而喜出望外的联合李神通杀入宫里,将兵微将寡的李世民弄死之后,借机将李渊搞死,然后把罪名甩到忽然出现在皇宫、无从辩解的李世民的身上。

  另外,李世民也需要有人来背黑锅,本来李建成是最合适的,但现在无权无势,连东宫都出不来,说是他要搞事,谁都不会相信;如此一来,不得人心的李元吉便是成了最佳人选。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李元吉必须死。

  至于信的内容,李世民却是一点都不担心,他十分了解自己的父亲,在没有绝对除掉自己的情况下,绝不会撕开颜面,而是继续选择维护表面上的和谐,事情也正如李世民所料,李渊并没有公布谁是联合李建成的主谋。而自己为何忽然出现在成都,那就更简单了——“奉父命诛奸王”。

  说到底,李世民既想成为李唐实际,又不愿和自己的父亲干一场内战,将李唐仅有的元气消耗殆尽,因此他利用了父亲多疑、猜忌的特点,炮制出了“兄弟二人相约兵变”的假象,成功把军队调去了武担山,平定幌子之用的两千名“叛军”,成功把元从禁军调去封城、封锁皇城,以便他“斩”父亲的首。

  甘露殿作为皇帝寝宫,在皇帝睡觉之时是绝不会打开的,进去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撞开大门!

  好在宫墙虽然修得极高,但毕竟是内廷的宫门,并不像的玄武门那么厚重,只要有圆木充当撞槌就可以撞开,这些也在李世民的考虑之列,并让敬君弘、吕世衡暗中准备妥当。

  当一行人到了甘露殿后门,李世民的心腹大将翟长孙、侯君集、李孟尝、窦师纶、丘英起、罗君副率先抢上去,自士兵肩上接过圆木,合力抱起那根坚硬的巨木,一溜小跑助力之后,狠狠地向宫门撞击而去。

  “咚”宫门轰然一震,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众人抱起圆木疾步后退,再度助跑,又是一声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