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6章 新政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新政

  这些地主士绅,满以为江浙军政府马上会出台一些政策来抚慰他们,亦或是邀请其中一些“大儒”等,免试直接来政府之中做官,以此来拉拢他们,获得他们的支持。

  毕竟自古以来,每一个封建王朝,基本都会选择拉拢地主阶层,稳固自己的统治,亦或者加大争夺天下的筹码。

  然而,严凌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与他们的预想极为不符,无疑令他们大为震惊。

  虽然说他们其实也明白,朝廷为了自身统治的稳固,也是一定会打击土地兼并之类的,夺取属于他们的利益,但那也是等到了朝廷大一统之后的事情,你们一群还在创业阶段的家伙,不来讨好我们,竟然还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不怕因此失去“民”心,导致失去天下吗?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江浙军政府的首脑,可不属于这个时空,有着来自后世的理念,他可不想再陷入又一个轮回。

  并且,此时除了家族本来统御的地区之外,其余的各地,其实矛盾也是十分的尖锐。

  当然,作为最大的地主,严凌自然也是以身作则,将越国公府下属的田产的租金调整到了极低的档次。

  这就是严凌的这两条政策的高明之处,对于人心拿捏的恰当好处。

  奈何也只是“不满之声”罢了。

  一时之间,虽然江浙的地主如丧考妣,但是百姓们却欢欣鼓舞,对于这个新成立的江浙军政府,更加的拥戴,作为统治者的严应辉,其声望也在同时达到了顶峰。

  从哪个方面讲,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严凌需要以此来缓和社会的矛盾。

  随后他又加重了商税。

  严凌却也不是吃素的,不久之后,便有官员拿着一张纸,挨家挨户的抓人。

  甚至到了最后,严凌干脆借题发挥,将一些在乡镇之中素有恶名的地主乡绅也一并惩治,他们本人要么被处决,要么被关进了矿区做苦工,财产被没收,而他们的土地,自然是分给了其余的百姓。

  他没有直接将这些田产全部充公,毕竟公私也是要分明的,大明朝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缺陷便是公私不分,皇室财政侵占国家财政,国家没钱了又动不动请内帑,导致财政混乱,万历更是时不时派太监征税充入内帑,致使苛捐杂税繁重,这都是饱受诟病的。

  而这一番清查下来,浙江的总人口,也是多了足有数十万——这还只是严晨昊去世之后他们在几年之内肆无忌惮的“成果”,可见这些地主,平素隐瞒的数目是有多么巨大,朝廷每年从江浙收上来的赋税不少,但其实,这已经是大大阉割过了的!

  而地主们,见严家自削一刀,怨气也是少了许多。

  在这之后,各个镇村的官员很快到任,他们也是迅速地开始履行了上头下发的命令——他们很多都是出身平民家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