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64章羌汉亦相同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缓缓而行,『长安城之内,青石为大道,市楼皆重屋。东西南北的货物堆积如山,各市贸易人流不息,肩并着肩,脚挨着脚,早上穿着新衣裳去逛街,下午回来时已被挤得破破烂烂……』

  阿颉刹:『哇哇哇……』

  贾诩眯着眼,似乎在怀念着长安的情形,『人这一生啊,短暂无比,若是不能见前人所未见,知前人所不知,那么和死物又有什么分别?』

  阿颉刹自然是不能答。

  『算了,等你的那几个跟着去长安的族人回来之后,定是会给你说一说长安的情况,到时候你就知道我说的这些,是真是假了……』

  贾诩几乎将长安叙说成为了文明灯塔一般。

  这样也是贾诩的策略。

  同时也是斐潜教化战略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什么人才会对于汉文化产生渴望?

  肯定不是普通的羌人。

  就像是南匈奴一样,一般的牧民根本不会想那么远,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心思去考虑未来,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考虑生存。

  就像是在后世未开化的年代之中,那些羡慕东洋或是西洋的,一定不是最普通的民众,而是有些权利,有些产业的那些人。这种事情,并不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就像是第一个开眼看西方,说西方如何先进的,或许是民族的良心,而过上几十年再天天只看西方的,也只说西方好的,就未必是什么良心了。

  时代在变化,而最能跟上这种时代变化的,便是像是阿颉刹这样的人。

  甚至包括让阿颉刹进贡北宫贵女到长安侍奉骠骑将军,也是这整个教化过程当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这不,贾诩成功的在阿颉刹这里竖立起长安什么都好,汉地文明什么都强,只要是优秀人才去汉地绝对会一视同仁等等的印象……

  然后随着贸易的往来,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羌人外派到长安的人员的亲眼所见,亲口传颂,这种印象就会不断的加深,直至让羌人从上到下都认为汉人的文化最强,东西最好等等。

  等到羌人什么都开始学习汉人,就像是南匈奴一样的时候,便是教化成功了,比什么简单的编户齐民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头领可曾听闻一件我主骠骑将军的故事?』贾诩笑着说道,『当年我主入长安之时,曾有人劝说可以入主未央……你知道未央是什么?嗯,没错,是原本大汉皇帝的宫殿……按照道理来说,当时我主其实入主未央宫也不算是什么……就像是你现在入主了北宫的地方一样……』

  阿颉刹略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可是我主拒绝了……』贾诩缓缓的说道,『我主说过,不欺暗室,不背仁德,忠义之于天下,便如人之良善,毁之甚易,复之唯难也……哦,就是说……』

  贾诩见阿颉刹听不太明白的样子,便是又是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