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石壁箴言_言出法随:我被认成天道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锦看着李长生那凝重的样子有些疑惑,他第一次见对方露出这样的表情。

  忍不住走上前看着那些字迹,问道:

  “这些字怎么了吗?”

  李长生盯着石壁道:

  “这些从表面上来看,只是对「天地大道」的感悟,可我更觉得……”

  “是箴言。”

  对我的箴言。

  “箴言?”项锦眉头微挑,没能理解。

  李长生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仔细思索了起来。

  石壁的下半部分。

  【天地不仁,心自逸然。】

  指的是天地没有仁慈之心,没有偏爱之意,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生灵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强调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灵修无为,任诸浮生。】

  后面这句说的则是,在修行过程中,不要刻意去强求什么,而是让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这些所表达的思想与李长生自身相悖。

  他走的路是顺心意,是自在随心,而不是什么顺着规律,去应乎大势。

  若只看这两句话,倒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每个人走的路不同,追求不同,所以感悟不同而已。

  可是石壁的上半部分……

  第一句:【道衍万物,无间生有。】

  意思是,道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和演化万物,所以说万物也都是连续不断、相互联系的,意味着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孤立存在的。

  而第二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说的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没有固定、恒常的存在,因此也可以说一切都是空无的。但是,因果关系却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事物的空无而消失。

  两句结合来看。则大致可以理解成,世间的一切都因为道的关系被联系在了一起,没有谁可以孤身置外,哪怕这‘一切’变得空无,但这份因果是绝不会消失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说凡人的出生。

  在其诞生在这世间的那一刻,很多东西其实就已经是决定好了的。

  如自己的父母是谁,他又该如何生存下去等等……

  这些都是一种「因果」,是在他存在的那一刻起,就也已经存在了的。

  哪怕后来父母逝世,甚至自己修仙有成,不用再以吃饭喝水为生,可这些「因果」间的联系是绝不会消失的。

  所以这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让李长生第一时间想到了过去,那自己身上所存在过的「言出法随」。

  他隐约猜测,这份难以理解的能力,很大可能就是某种「因果」的映射。

  而这天山乃是那号称‘运谋古今、算尽天下’的天机道人住所。

  对方行事神秘,做事极有深意,其所留下的这面石壁,自然是很难不让人多想。

  何况那个时候的李长生还没有获得「无常异火」,加上《通天禄》的因素,他严重怀疑对方知道自己「言出法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