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章 老将授艺_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老将授艺

  曲辕犁的诞生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自然是有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人。

  由曲辕犁带来的耕作效率改变,将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还有轮作这种先进技术,一年内用诸如“苕子”等作物填补耕种的空窗期,可以更快的恢复土地肥力等等。

  时间紧迫,按部就班的等着人民自行发展出这些技术需要太久。

  刘禅要想尽快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先进技术就需要以官府为主体,利用各地大族的影响力才能快速推广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内不能完全与之对立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不能任由其势力做大。

  干掉不听话、想投敌造反的,敲打不积极的,拉拢尚在迟疑的,提拔心向自己的树立榜样标杆——比如犍为郡张家。

  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分而击之永远是个好办法。

  军事如此,非军事手段也同样如此。

  这些事情,随着推广曲辕犁、新技术,诸葛叔遇到问题自然都会去解决。

  为卧龙在这方面的能力与智慧担忧,然后亲自去做这些事……那纯粹是抱着金砖讨饭的行为。

  还有兴修水利、改善灌溉等等配套工程,这些历史上丞相都已做的极好。

  自己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点,给他提供一些“碰巧偶有所得”的想法就好。

  将曲辕犁与几个新型农业技术交给诸葛叔,刘禅便未再过多干涉。

  粮食亩产提高了、人口数量上来了,才有能力发展下一阶段的事情。

  而眼下,这个难得的发育期除去内部推广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力争提高耕种效率与粮食亩产外。

  第二个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将内部的隐患排除。

  王猛与沈忠早在正月初二便已率领各自的人手,分南北奔赴属于他们的战场。

  那个不见战鼓与喊杀,却同样凶险万分,充满鲜血与诡诈的战场。

  他们二人都带上了刘禅给的大量活动经费,当时那金光灿灿差点晃到他们的眼睛。

  然而面对巨额财富,二人心中先出现的却不是窃喜,以及如何做点手脚据为己有的想法。

  而是不安,生怕辜负刘禅信任、让这笔巨款打了水漂却没办成事儿的不安……

  加入的新兵们已经完成了为期一月的“适应性训练”,江东山越们在这种特殊的信息茧房中,被同袍甚至邻居每日不间断洗脑……呃,不间断释放正能量。

  身上的匪气就如曾经的山贼们一样,正在渐渐褪去,慢慢被同化。

  而征募来的大族荫户子弟,则同化的还要更快一些。

  他们身上没有散漫的匪气,“良家子”群体本就是华夏文明的基石。

  乱世举起刀枪为国征战,治世扛起锄头为国纳粮。

  所求不过温饱,与未来的希望。

  新兵们信仰的形成尚还需要时间,但也同样感激太子刘禅给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