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9章 朕要的新儒家,不只祭孔子,也_朕非汉废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新建那么多的郡学县校,这让严彭祖、蔡千秋、施雠这些还没有官职品秩的人看到了当“官”的希望。

  六百石也好,二百石也罢,那都是货真价实的官,也都算是出仕了。

  而且,很快就要行科举制度了,如果不搭上这直接出仕的船,以后再想要出仕就要参加科举了。

  年轻的儒生去参加的话倒也正常,但是小有名气的大儒去参加那面子上就太难看了一些。

  更何况,万一没有考上,岂不是更丢人现眼。

  毕竟,以后这科举制要考的都是通行版儒经,他们可没有把握。

  天子今日能给他们这个机会,无异于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先当六百石的教谕和二百石的教师,以后总能转任其他官职的。

  当下,连严彭祖和蔡千秋对天子都感恩戴德了起来。

  “以后,这民间的精舍仍然可传授各家私学,府衙不得干涉,然传授私学时不可攻击贬损官学。”

  “在太学及郡县庠学之中,则只能教授通行版儒经,不可教民间私学,若有阳奉阴违者,立刻逐出郡学校校,永不得录用。”

  “各郡都尉府增设品秩六百石的读经御史,专门监察辖下庠学。”

  “诸生入学需考试,结业需考试,胆敢徇私舞弊者,定要严惩!”

  规定的所有惩罚不可谓不严厉,尤其是永不录用,那就彻底断了出仕的路子,对儒生来说,无异于要了老命。

  刚刚才面有喜色的儒生们,此时表情又暗沉了下去,想要吃上这皇粮,只能放弃自己的私学了。

  “陛下,老臣还有一事要请奏!”王式站出来请道。

  “何事?”

  “陛下,所谓名正言顺,通行版儒经应该有一个正名。”

  “嗯,王傅此言有理,王傅觉得当用何名呢?”

  “老臣以为,这十三经既然是由陛下所注,那么可称呼为‘圣训正经’,以此来与其他的儒经做区别。”

  圣训正经,这倒是一个好名字,刘贺当即就同意了下来。

  “朕还想在太学再建上一座圣贤祠,用来祀奉天下的圣贤。”

  “不只是在太学,在各郡国首县也要建圣贤祠,惟有如此,方能让百姓知道何人是华夏的先贤。”

  此时的大汉已经有了孔庙,孝武皇帝及历代先君也曾经祭祀过仲尼至圣先师,但是孔庙自然只祭祀儒家的先贤。

  如今,既然提倡的是“百家合流,独宗儒术”,那么先贤祠就不应只祭祀仲尼和儒家先贤了,更应该祭祀其他的先贤。

  所以,天子一提出这个建议,儒生们一时还有一些接受不了。

  可是既然辩经都辩输了,天子又给了他们吃饭当官的机会,又还能说什么反对的意见呢?

  “圣贤祠以孔仲尼为至圣,为万世师表,为儒术之源,为百家之宗!”

  儒生们松了一口气,天子至少还是先认可乐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