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5章 老四和老八太宠小十了_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日,走出东暖阁后,赵曜就把科举考试、武举考试和创办军校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仿佛他从来没有提过一样。接下来,皇帝与何相他们要怎么举办科举考试,不是他该操心的。

  自那日后,皇帝跟何相和薛太常等重要心腹大臣商议举办科举考试一事,直到过年的前一天还在讨论。

  不过,科举考试一事是机密,只有何相他们几个重要心腹大臣知道,其他人,包括太子都不知道此事。

  薛太常被叫进宫讨论科举考试的时候,他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忙问是谁提出来这么石破天惊的政策。

  皇帝没有隐瞒薛太常,告诉他是赵曜提出来的。

  薛太常先是不相信,因为十殿下才十一岁,怎么可能提出这么惊天动地的科举考试一事。但是,他心里清楚皇帝不可能骗他。再加上,何相在一旁说他是亲耳听到十殿下说出来的。

  虽然一直知道十殿下有才华,但是没想到十殿下会如此……惊艳才绝!

  暂时不管薛太常心里的惊涛骇浪,他对科举考试一事称赞不已,并积极跟何相他们讨论科举考试具体考什么。

  几个人终于在过年的前一天初步拟定好科举考试的有关事宜。等到过完几天的年,他们会再一次讨论。然后等上元节过后朝廷开笔,皇帝会在新年的第一天的早朝上宣布举办科举考试,清明节后开始考童试。

  关于科举考试的过程,皇帝与何相他们完全按照赵曜提出的那样实行。不过,因为今年第一次举办科举考试,不能刚宣布要举办,就立马考。得给考生两个多月的时间准备,也要给各个县安排的时间。

  今年是第一年,所以只考童试的三场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定在四月二十考、府试定在五月二十考、院试定在六月二十考。县试和府试每年都可以考,但是第二年的县试会定在二月初考。院试不能每年都考,但是三年内可以考两次。院试考过,才有资格参加三年后的乡试。

  关于童试的三场考试的内容,皇帝跟何相他们已经商定好。等朝廷重新开笔后,皇帝便会下旨让一些大臣参与制定童试三场考试的考卷。

  皇帝跟何相他们天天商议事情到很晚,其他大臣自然好奇皇帝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打听,愣是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出来。

  见薛太常跟何相他们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其他大臣们猜测他们一定是商量什么大事情。如果不是大事,皇上他们不可能在朝廷封笔后还是这么忙碌。不少人猜测是不是跟储君有关?

  虽然太子殿下还没有被废,但是以目前楚王殿下受宠的状况来看,说不定皇上已经改主意,悄悄立下旨意改立楚王殿下为储君。当然,这种猜测不太靠谱,毕竟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皇帝就算真的要废黜太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