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8章 主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_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8章主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孟长策即将到京城来讲学一事,对赵曜没有什么吸引力。一:他并不想拉拢孟长策。二:他又不是文人学子,对学问没有那么热衷,也不想做什么文学大家。三:孟长策是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极力想要拉拢的人,赵曜只会对他避而远之。

  赵曜也没有打算去听孟长策讲学。他读书不太聪明,没必要去听孟老先生讲学,听了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虽然孟长策德高望重,深受天下文人学子的推崇和敬重,但是赵曜心里对孟老先生并没有那么……崇敬。不过,孟老先生的品性还是让人非常敬重的,他不沽名钓誉,也不欺名盗世。他是真正做学问的,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推动了大周的文学的发展。

  贺莲芳一向讨厌儒家那些文人学子,觉得他们浮名虚利又迂腐刻板。但是,对孟长策,贺莲芳也是非常尊敬的。

  孟长策是当世的第一大儒,毫不夸张地说他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可以说他在现在的文人学子中是圣人。他对天下读书人的影响比皇帝还要大。

  天下文人学子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谁,但是他们绝不可能不知道孟长策是谁。

  一个当世的大儒的影响力甚至比皇帝还要大。如果孟长策对朝廷不满,那么朝廷的名声会变得非常差,处境自然也会变得非常艰难,甚至有时候会毁了朝廷。

  皇帝想要好的名声,哪怕心里不服当世大儒,但是表面上也要对大儒恭恭敬敬。好在真正的大儒对俗事不感兴趣,也不会插手朝廷的事情,所以皇帝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

  如果一个大儒,对朝廷的事情指手画脚,还大骂皇帝,那么他的下场会病死,又或者出意外而死,绝不可能好好的活着。

  当初,大周刚建立的时候,先帝几次前去请孟长策出山,重新修订礼乐规矩,人伦纲常,但是被孟长策拒绝了。

  在前朝时,孟长策曾出过山,然后对世道非常失望。自此以后隐居山林,一心钻研学问,再也不过任何世间事。

  这次,孟长策竟然要出山讲学,真是太让人吃惊意外了。看来,他这段时日被太子和代王的人烦的不轻。

  孟长策即将来京城讲学一事,对天下文人学子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以说是他们心中的盛事。

  贺莲芳原本以为赵曜会想要去听孟长策讲学,没想到他并不想去。

  “你为何不想去?”

  “有什么好去的。”赵曜懒得去凑这个热闹,“我又不做学问,又不用当官,不需要去听学。再说,像孟老先生这样的大儒讲学,一定会将一些深奥的东西,我一个小孩子肯定听不懂。”

  “不会,像孟长策这样的大儒讲学都讲的通俗易懂,不管是谁去听,都会听得懂,并且受益匪浅。”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