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章 拼爹_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拼爹

  “殿下,今天早朝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大事情?”赵曜有些好奇地问道,“什么大事情?”

  同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赵曜道:“殿下,您知道郑溪林郑太尉吗?”

  “怎么,郑太尉回来了?”赵曜自然是知道郑太尉的。虽然郑太尉已经离开京城十几年了,但是他的大名和传说一直留在京城里,至今如雷贯耳。

  “不是,是他的儿子来了。”同喜也不卖关子了,直接向赵曜禀告道,“郑太尉的大儿子入朝为官了,他现在是丞相征事。”

  “郑太尉没来,他的儿子来了,那今天早朝肯定非常热闹。”郑太尉没回来,他的儿子倒是来京城当官,太子哥哥和代王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拉拢郑太尉的儿子。

  郑太尉离开了十几年,但是父皇却一直留着太尉的位子,等郑太尉回来,可见父皇对郑太尉的看重。

  对太子哥哥和代王来说,如果能得到郑太尉的支持,那么皇位妥妥的是他们的。可惜,郑太尉至今都没有回来,那他们就只能把主意打到郑太尉的儿子身上。

  只要拉拢了郑太尉的儿子,就等于拉拢了郑太尉。

  “非常热闹,大臣们都非常高兴郑太尉的儿子来京城。”同喜说道,“皇上还在早朝上夸赞了郑太尉的儿子一番,还回忆起和郑太尉在一起的日子。”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郑太尉不管是对父皇,还是对大臣们来说都非常重要。”这个郑太尉还非常神秘,赵曜对他也非常好奇。

  “殿下,郑太尉可是当年帮先帝一起建立大周的大功臣,他还是皇上的军师,曾经帮皇上打赢了不少仗。”同喜倒是听说了不少关于郑太尉的事情,“郑太尉可是有出色的计谋,不仅能运筹于帷幄,还能决胜千里,这世上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当初大周建立的时候,郑太尉为先帝拟定了很多国策,至今都还在用。”同喜津津乐道地说,“大周的律法大多数也都是郑太尉制定的,还有军中一些规定什么的也是他制定的……”

  同喜叽叽喳喳地把郑太尉在离开京城前做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他说出来的每一件事情都非常令人震撼。

  郑太尉在离开京城前,真的是做了很多惠国惠民的大事情。这每一件大事情都令大臣们心服口服,令百姓称赞。

  在民间,郑太尉的名望非常高,比任何一个大臣都要高。即使郑太尉离开京城十几年,大多数的京城百姓都还记得他。除了周武帝希望郑太尉能回来,京城的百姓们也盼着他能回来继续做太尉。

  郑太尉当年走的不算是突然。临走前的那段时日,他的身子不太好,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有不少百姓还特意为他去寺庙祈福,希望佛祖和菩萨能保佑他长命百岁。后来,郑太尉称病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