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五章:崩溃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在地缘上,西盖马又为玄菟郡之东方门户,为其抵御高句丽的侵害。

  在东北的局势中,有如此变量。

  最繁华和宗主性质的是辽东的北方四郡。而在西盖马以北千里,一直到黑龙江的广大区域皆属于夫余人。

  这些人并没有统一的建制,只有各酋落。而各部之间也形成了明显的上下之分,其有名马、赤玉、貂豽、美珠。有王、有豪民,有奴仆。每遇敌,诸加自战,下户俱担粮饮食之。

  同时而这些部落是普遍亲汉的。从武帝时期就向汉朝纳贡,到了本朝一直不断。

  甚至在安帝时期,东北雄气的高句丽围攻玄菟郡,也是夫余王出兵解救的。

  可以说,扶余势力是汉家在东北地区的重要盟友。

  而在西盖马的东北长白山中,一直到滨海地区,就属于另一个势力,肃慎。

  这些人和夫余人是很像的,但语言不通,彼此之间也没有认同。这片地区的制度非常落后,大概处在原始部落时期,无君长,有邑落大人。

  在居住中,这些人也是穴居为主,处山林之间。

  也因为没有建制,这些肃慎人往往成为多家势力的雇兵,而他们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善射。

  这些肃慎人用长达四尺的弓,箭簇足足八寸的重箭,每射皆入目,还爱上毒。

  所以如扶余、汉家豪强皆爱招募他们。

  而除了以上这两个势力外,东北最特殊的存在就是高句丽。其特殊在,这样一个孱弱的势力竟然也有巴蛇之志,竟然要吞并汉家的辽东。

  更疯狂的是,时局发展还真有这个苗头。如西盖马的治所在这些年就不断西迁,原因就是扛不住高句丽人的攻势。

  高句丽之先世属于先秦时期的百貊一族,一直活动于辽东的两江两河之间,其大致范围就是在长白山山脉的中部地区,地缘特征就是高山溪谷。

  而高句丽在先秦就被称呼为高夷,意为山居之名。也确实这个族群很早就掌握了垒石为封和积石筑城的筑城技能。

  其现在的都邑纥升骨城就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他们沿着辽东到长白山区的各个河谷要道上修筑山城,一遇到战事就放弃外面的耕田,然后进入山城躲避。

  也正是这种避难方式使得高句丽人避开了数次汉人的侵袭,一直熬到现在汉人在辽东地区全面变为守势。

  发展到现在,高句丽人先是统一了国内的五部落,使得制度从原先的部落联盟升级到了王制时期。

  同时在疆域上,高句丽人一直不忘汉人的辽东土,一直积极向西拓展,到现在已经是地方二千里,以桓仁、集安、通化地区为中心,西边占据新宾一带,北到浑发河流域和第二松花江上游与夫余相接,东至延边,南至清川江,与乐浪郡为邻。

  可以说,到现在高句丽人的野心越来越不加掩饰。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